“英区谢尔比”的多重宇宙:福州方言,威尔士teenager和抖音直播间里的深夜灵魂

在英国威尔士小镇的这家小超市,你可以接到老板的隐藏任务。你只需要帮这个福州大叔拍摄视频,就可以获得免费的饮料回血。
博主“英区谢尔比”是一位在威尔士小镇生活了11年的中国大叔,当地人都叫他Fei。图:作者提供

一天,英格兰威尔士一角,一个街角超市老板忽有灵感,喊来街边少年,举起手机,让男孩们学自己说话,“虎纠!丫霸丫硬!”来自中国移民大省福建的Fei,从这天起,给自己取名为“英区谢尔比”,成了一个逐渐火爆的抖音博主。

故事便从这些看似猎奇的短视频开始。在塔尔伯特港,记者找到了Fei和他居住多年的小镇邻里。小镇居民与Fei的互动,透过抖音,在中国网友眼里是“外国青少年被驯服”;可在Fei的直播间里,还有一个散居全球、闯荡天下的福建人网络。

真实与虚拟,陌生与归属,想像与现实⋯⋯短视频和直播间里,隐藏著一个崭新且朴素的社群连结。

这篇报道是“专题记者成长计划”第二期的成果。2024年,端传媒推出“专题记者成长计划”,希望能够找到仍在尽力坚持华文报道的青年记者,为他们提供专业支持,共同维系深度报道的行业生态。在众多申请者中,我们最终选择了十位记者,进入三个专题组。为期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编辑陪伴入选记者开启并完成深度报导的稿件,今天这篇报道来自虚拟报道组的陈倾涵。

“专题记者成长计划”第三期亦已开放申请

隐藏机关打开,游戏开始

6月份的英国威尔士小镇塔尔伯特港,已经有初夏的气息。在当地上高中的男孩们换上了短袖,踢完足球后,结伴去街边的小超市买饮料。

两个男孩走进超市,和坐在收银台后的老板打了个招呼,顺手从靠门的冰柜里拿出了两瓶能量饮料,再径直走到了收银台。此时,就像游戏里的隐藏关卡,他们成功触发了一个跟超市老板相关的游戏任务:帮超市老板拍摄视频,就可以获得免费的饮料回血。

男孩们选择接受任务。他们绕过被各种英国本地零食塞得满满当当的货架,站在了超市后面一处较为宽敞空地前,对着镜头,开始通关。

晚上六点,一个抖音账号名为“英区谢尔比”的用户上传了一条43秒的短视频。

视频里,画面左侧站着一个身穿红色阿迪达斯短袖的男孩,金褐色的刘海妥帖地盖在额前。他的双颊泛红,脸上还能捕捉到婴儿肥的轮廓,在青春期激素的作用下,让他变得结实和高大。比较之下,右边穿着宝蓝色短袖的男孩就显得有些瘦小,他左手拿着一瓶还没有开封的黄色能量饮品,在镜头前腼腆地笑着,两个人都显得有些局促。

“Just copy what I say.”镜头外的拍摄者先用英文指导这两个拘谨的男孩,接着用中文大喊了一声 “虎纠!”他的说话声短促着急,带着浓重的鼻音,无论中文还是英文,每个词之间像被紧紧黏合在一起,让人很难听清。

但男孩们似乎早就适应了拍摄者的口音,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努力模仿出类似的发音,大喊道 “虎纠”。类似的跟读又重复了三遍,“丫霸”、“虎纠”、“丫硬”。一声比一声响亮,视频没有解释他们在说什么。翻看评论区,ip地址是福州的网友们都心照不宣地留言“哈哈哈哈哈”,而其他地区的网友只能吐槽,除了博主的英文能听懂一些,其他都听不懂。

这是福州方言,“虎纠”是指福州,“丫霸丫硬”是当地的口头用语,表示很好,非常棒的意思。

这条视频题为“来自威尔士友人的福州丫霸”,发布于2023年6月6日,在之后的一年,名为“英区谢尔比”的抖音博主持续拍摄类似的视频,教威尔士小镇上的居民说福州话和普通话。参与拍摄最多的是一群当地的teenager男孩。在这些男孩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文提及的红衣男孩,因为他肥胖的外形,“英区谢尔比”为他取了一个体现重量的中文名字,叫“七斤六”,并以这个名字作为参考,再给其他的小孩取类似的名字,比如蓝衣男孩就叫做“七斤七”。

参与拍摄“英区谢尔比”抖音视频都是当地的teenager男孩,其中包括“七斤六”。网上截图

取名方式的无厘头也体现在视频内容上——男孩们拿着MoguMogu牌蓝色果味饮品(一款在英国各大超市出售的韩国饮料)在镜头前和博主兄弟结拜;或者穿着保安服的男孩们,拿着警棍向博主收保护费。

这个账号背后的运营者,是一位在威尔士小镇生活了11年的中国大叔,当地人都叫他Fei。Fei的老家在福州长乐,今年40岁的他,习惯将自己稀疏的头发整齐地梳向一侧,偶尔会戴著黑框眼镜出现在视频里。

Fei带着这些小孩和居民在网络空间的小角落里自娱自乐,而视频的数据从最开始的点赞量300慢慢爬升,到几千,直到2024年3月初,“英区谢尔比”的抖音作品开始获得了第一波巨大的流量,截至目前,点赞量最高的一则抖音视频有116万个赞。

流量来自“teenager”。在中国互联网上,一些营销号开始搬运海外华人教外国teenager说中文的视频片段,并称这些博主为teenager训练师,博主“英区谢尔比”是其中一员,同期,另一位颇受关注的是一名在美国的博主“SunnyL”,主要教自己的外国同学唱抖音热歌。#teenager训练师,#驯服teenager成为热门话题,相关的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为900万,抖音的播放量为60万。

博主“英区谢尔比”在意识到这些标签自带的流量后,视频文案也从最初一句简单的文字描述,逐渐转变为会参考热门话题、添加带teenager关键词的标签。在这场关于“驯服teenager”的热议中,“英区谢尔比”收获了不少称号,除了teenager驯服师,还有英区八十万总教头。

截止目前,他的抖音账号已累计拥有90.1万粉丝,此外,他还在小红书、b站、快手和微信视频号等平台都创建了自己的账号。

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有少年在踢足球。图:作者提供

被选中的“坏孩子”们

在中国大陆互联网的语境下,“外国teenager”是一个略带负面色彩的词。这些年龄在13-19岁之间的小孩,以男孩为主,携带着一些相似的特别气质,身穿深色运动服,耐克或阿迪球鞋,喜欢成群结队在街头闲逛,时常会做出打架盗窃和辱骂等行为。

许多海外华人都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被teenager做眯眯眼,大喊“こんにちは”(日语:你好)类似歧视的遭遇。2024年,一些关于被海外teenager歧视的笔记频繁出现在小红书,对于“外国teenager”的讨论再一次扩散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各类短视频平台。其中,一位博主搬运了国外论坛Quora的热门帖子“在你的国家,你最害怕谁?”,高赞回答是“英国teenager”,这位居住在英国利物浦的网友这样描述道:

“他们几乎没什么可失去的,所以才会毫无顾忌地干出最蠢的事;而且如果你挑战他们,他们也丝毫不怕纠缠你,甚至把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外国teenager往往被视为顽劣和不服管教的人。也正因如此,中国网民才会在看到“英区谢尔比”的视频后感到惊奇。

这位连普通话都很难说标准的福州大叔Fei,竟能够让一群男孩在镜头前乖乖听他的指令,一字一句地跟读中文。Teenager男孩们并排站着,用含糊生硬的普通话大喊道 “有今生做兄弟,没有来世,再想你”。陌生绕口的中文发音艰难地一个一个蹦出齿间,男孩“七斤六”的双颊涨得通红,网民夸赞道:“原来小胖也是性情中人。”

西方teenager说着极具东方本土性的俚语和福州话,变成了一种奇观。男孩们在镜头前被要求“More angry more loud”喊出一种气势,喊到忘我,差点喊破了中国网民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由此,不少中国网民开始猜测“英区谢尔比”的驯服之道,在视频的评论区出现了一份teenager驯服手册:1. 不能硬碰硬、2. 适当给予好处、3. 提供情绪价值、4. 合适的时候可以鞭策。网友也会调侃Fei和小孩的关系,“零食一断,情谊全没”。

Fei反驳了这些猜测,“鬼佬很有傲气,你不可能用一瓶可乐或者薯片让他们干什么,只有当他们从心里尊重你这个人,他们才会愿意和你拍视频。”

Fei把这些参与拍摄的小孩和居民称为自己的“谢家军”,“我会观察他们身上的special power。 七斤六跟我最多,最有天赋;小女孩黛西适合演可爱的内容;老奶奶貂蝉老将军要演爱情剧”。而挑选和培训“谢家军”的主要场地,就是这间已有55年历史的本地超市,超市名为The Aperitif,意为开胃酒。

超市外景。图:作者提供 

在Fei和妻子之前,超市由一位本地的英国老爷爷经营,主要售卖各类酒品、香烟和一种用白纸包裹的彩色软糖。2014年,Fei从对街的中餐厅离开,接手了这家本地老店并进行了扩建,继续售卖酒类和糖果,还引入了各类英国日用品和零食。他和妻子的住所,也搬到了超市的楼上。

The Aperitif是这条街道营业时间最长的商铺。早上八点半,妻子起床整理货架,打扫卫生,开门营业;到了十一点,Fei开着宝蓝色的面包车前往周边城市的仓库进货;下午两点,Fei回到小镇,接替妻子的位置,坐在正对着超市门的收银台后,望向超市门口。

这是一扇只能容纳一人通行的狭窄小门,开门伴有一声清脆的门铃声,顾客走进超市,也就登上了Fei用零食、香烟和一箱箱百威啤酒搭建而成的“舞台”,在日常寒暄、挑选商品、买单、闲聊、告别等一系列互动中,他们随机解锁Fei派发的语言视频任务。

建造谢家军的这个“舞台”并不容易,Fei说,自己花了11年。

11年前,当Fei和妻子开始经营这间超市时,他们是“外来者”。日常光顾的社区小店来了一个亚洲面孔的新老板,价格又比附近连锁超市贵出一些,居民都不太愿意光顾。而那群彼时尚未被“驯服”的teenager,还会成群结队闯入超市,顺手偷拿货架上的零食和饮料。Fei会警惕地盯着收银台旁边的监控电视,把偷窃的小孩赶出店外。过了一段时间,当那些小孩又站在门口想进来购物时。Fei就让他们进来挑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他们。然后说“以后你需要的东西,你要和我讲,不要自己拿”。有些时候,他也会请一些没有零花钱、买不起零食的小孩喝饮料。

Fei和teenager的这些互动每天都在发生,但真正让他们的关系变得亲密是2023年的暑假。Fei的妻子回国旅行了一个月,Fei一个人打理超市,没有时间补货。这些刚踢完球汗流浃背的小孩就会帮他搬货,把一瓶一瓶汽水整齐摆放在货架上。

再后来,他们开始出现在了Fei的视频里,多数时候以teenager特有的打扮出现,一身运动服,在镜头前左右摇晃,气势汹汹,似乎下一秒就要朝你大喊“f**k you”时,却嘟起了嘴说起了 “虎纠”,这两个词像两颗坚硬的玻璃弹珠从男孩嘴里吐了出来。

有时,他们还会穿上Fei特意从国内转运过来的五颜六色的长袍,扮演电视剧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桥段;或者是换上中国的保安服,拿着警棍和Fei编排一些情节剧。

男孩Cody也是“谢家军”的一员,7岁的时候与Fei相识,如今15岁的他逐渐变成了互联网上流传的teenager模样,最明显的特征是开始在Fei的超市里买电子烟。日常生活中,他沉迷生存游戏《堡垒之夜》,Tiktok转发几乎都是相关的内容,一个手持利剑,身着银灰色盔甲的虚拟角色在不同的游戏空间里跳跃穿梭。

“谢家军”里的每一个teenager男孩有各自的兴趣爱好,但对待Fei的拍摄任务,他们又保持着新鲜感和一份奇怪的热忱。换上Fei给准备的清朝士兵服,Cody会在镜头前气势汹汹地重复喊道 “反清复明”,并逐渐喜欢上这种自觉很有力量感的表达。

第一次在Fei的抖音界面看到一条“Hello Cody”的评论时,Cody也会感到兴奋,“原来真的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为了答谢这些远在大洋彼岸的粉丝记住自己,Cody在Fei的指导下,双手上下晃动,模仿Fei给出的普通话指令,笨拙地大喊道 “排面!排面!排面!”(意为:有气派,表现一种对粉丝非常重视的态度)

虽然他已经记不得Fei教他说的福州话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像练就了肌肉记忆一般,当每次拍摄快要结束的时候,他都会喊一声“丫霸丫硬”。

谢尔比和米歇尔母女。图:作者提供

视频里的居民和评论区的粉丝

虽然teenager男孩的视频在网络上是最出圈,但Fei也时常把镜头对准其他的一些居民,比如母女、老人,以及自己的好兄弟们。

“明天这个视频会有1万个点赞!”Fei用英文说着,很笃定,接着又重复了两遍 “definitely”。镜头前,一对母女莞尔一笑,举起大拇指缓缓齐声喊道 “Lovely jubbly”(英国俚语,意为:太棒了!)

这位母亲叫Michelle,爱用发夹将自己的长发随意盘在脑后。她和Fei认识的时候,女儿Fendi才刚出生没多久。如今,14岁的Fendi已经出落成少女模样,眉眼跟Michelle愈发相似,一同出镜时,总被Fei调侃说这是一对双胞胎。Michelle似乎有天生的镜头感。面对镜头时,她不会感到紧张,大方配合Fei的拍摄要求。她腾出原本拿着4罐啤酒的手对着镜头比耶,大喊“Love you guys”,Fei这边还没来得及用普通话介绍完Michelle,她就直接打断并用中文大喊道“你好”。

她如此从容配合的原因,可能是这些视频只会上传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很难被塔尔伯特当地的居民看到——这是最开始拍摄时,Michelle和Fei做的约定。

拍摄结束之后,当这些居民离开了这间超市之后,很少有人会再去追踪这些记录着自己讲着福州话、普通话的视频。视频在网络空间里流传的情况,常常是等到他们下一次逛超市,再从Fei的口中得知,视频收获了多少个赞,有多少个粉丝喜欢。

2024年11月,我去塔尔伯特港拜访Fei。卡迪夫和斯旺西是两座威尔士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塔尔伯特处在中间,中午抵达火车站后,只有寥寥几人下站。Fei的超市远离市中心和火车站,我要沿着一条连接着重要交通枢纽的马路,步行15分钟才能抵达,街边都是低矮的居民区和商铺。超市靠近一个十字路口,毗邻的店面大多门窗紧锁,有些是早已关门,有些可能是下午5点之后才营业。整体灰黑色调的街道上,超市橙黄色的招牌格外显眼。

那个下午,我站在收银台的外边和Fei交谈了3小时,第一次在现实中陆续见到了一些参与过拍摄的小孩、他们的父母和一些老人。

刚从俱乐部踢完足球的小孩,新剪的发型被雨水打湿,Fei问他怎么很久没有来超市了,然后免了他手里能量饮料的钱;从对面酒吧出来的维修工人,两杯啤酒刚下肚,就来Fei的超市买了包纸烟,他对我感到新奇,得知我是来采访的,就指着Fei说“Top man”,然后大笑着离开,又回到了对街的酒吧;有些浮肿的青年,穿着防水冲锋衣顺手拿了三包薯片走到收银台前,谈起自己还没有被当地快停业的钢铁厂裁员,Fei夸他很幸运。

谢尔比在超市。图:作者提供

这些居民来来去去,大多步行而来,闯入了这间拥挤狭小的超市时,身上还带着海港特有的潮湿气,夹杂着长时间步行后的急促呼吸声。他们购买着成箱的啤酒,不同口味的电子烟,有时会顺带买一张彩票。和Fei偶尔谈起最近的生活,比如女朋友来看到他了,过段时间要去哪里旅行,镇上谁去世了,付款之后,便又匆匆离开。

他们随机出现,有时,会拿着选好的商品在这个“谢家军”舞台上或长或短地停留,而我成了这个舞台边上最前排的观众。

9岁Caden是Fei新收的一批“谢家军”,也是男孩“七斤六”的亲弟弟。面对镜头时,他能熟练讲出自己哥哥的中文名“七斤六”,并向自己的同学炫耀自己已经是网红。

他拿着两包巧克力威化饼干和一瓶果味糖,跟着Fei坐在超市门口,对着镜头,Fei一边帮Caden梳理着他那头被风吹到凌乱的金色小卷毛,一边教他说中文“大家好”,Caden半眯着眼睛,张大着嘴巴,因为不知道发音的技巧,“大家好”三个字像是从嘴里飘了出来,接着被路边喧嚣的汽车行驶声淹没,但结尾的“丫霸丫硬”Caden却说得格外响亮有力。拍完,Caden头也不回得往左边的红绿灯路口跑去,他的爸爸正坐在车上等他。三周之后,这支视频出现在了Fei的抖音账号上。

评论区里,天南地北的网友们留言说Caden长大了好多;怎么留长头发了啊?哥哥七斤六去哪里了?这是Johnson的儿子吗?他们像日常走亲戚时,谈论着家中小孩一般,观察着这个小男孩的变化,热心询问镇上小孩的近况。

这些存在于互联网上的观众,隔着屏幕想象着这个远在威尔士的小镇和这些居民的生活。眼尖的网友会截图小孩鼓鼓的口袋里露出的零食边角,称这个是拍摄的报酬,时常刷屏留言道“零食一断,情谊全无”;当视频里的居民说着福州话和普通话时,粉丝们留言道“文化输出”“洋务运动”“英区最小殖民地出现了”,偶尔还会设想一个未来的场景:小孩们多年后自豪地踏上去往中国的航班,认为自己学了十几年中文,结果一下飞机,发现身边没有人能听得懂他在说什么?

隔壁印度餐厅老板的儿子Zahir,在隔壁城市上大学,至今他都没理解前几个月Fei来餐厅里拍摄的视频是什么意思,只觉得搞笑。Fei用手机播放着一段视频,一边解释着里面的情节,一边叫Zahir一家一比一模仿。最后剪辑出来的视频是关于一个号称“舔狗”的犯人接受审判的故事。Zahir指着视频里那个正在押送犯人的角色,说这是他。那个审判犯人的角色是他的父亲。

谈到此前Fei教他的福州话,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能够根据英文和语境来尝试理解,比如长乐话的“小费”发音和单词“Penny”类似。因此每次Zahir来Fei这边找零钱时,他都会说用长乐话说“小费”。

这些福州话和普通话,是Fei和这些居民之间的加密信号,来体现他们亲密的关系。

采访Zahir之前,Fei教了我一句长乐方言“作孽啊”,对我说走进Zahir家的印度餐厅,只需要对着收银台后的老板说这个词,不需要说其他英文解释自己的身份,他们就知道你和Fei认识,是自己人。

对于小镇居民而言,是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发音是否标准,似乎都不重要,这只是和Fei,这个与他们相识多年的老朋友相互打趣的一种新方式。只要他们走出超市,就不会在其他地方使用这些词语。

谢尔比正在玩手机。图:作者提供

“深夜灵魂 福州话”

晚上九点,距离超市关门只差最后一个小时。Fei朝着正准备开门离开的客人大喊了一句“Tala” (威尔士俚语:再见)后, 从收银台下面拿出了另外一部手机,摆放在支架上,登陆他的抖音小号“谢尔比生活号”,开始直播。他的直播间叫做“深夜灵魂 福州话”,在这里,他又有一个新的称号,粉丝们都叫他“院长”。

伦敦时间的晚上9点是中国时间凌晨5点,但还是有不少粉丝进入直播间。Fei坐在收银台后,背后摆满了各种酒品,面无表情地盯着屏幕上不断浮现的用户进入直播间的提示。

“兄弟们,无风无浪又一天,马上就可以下班了!”Fei对着镜头说道。开播半个小时,直播间观看人数稳定保持在70人左右,这些粉丝或者被平台算法推荐而来的观众,大多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福建人,以男性为主,他们对镜头前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有着80万粉丝的福州老乡,有着同样的好奇心,在评论区打出类似的问题,“主播在哪里开超市?”“不会说英文可以去英国吗?”等等。

Fei的直播很简单,就是不厌其烦地回答这些问题,偶尔邀请一些熟悉的粉丝连麦互动。他直播时使用的语言十分复杂,以长乐方言,带着福州口音的普通话,带着威尔士口音和福州口音混杂的英文为主。方言用在和老乡的互动上,回答福州之外的粉丝的问题时,就使用普通话,英文用在帮客人买单和教粉丝英语的时候。就这样,福州粉丝觉得直播“说自己的母语才有韵味”,非福州地区的粉丝觉得“看院长直播,既可以学福州话,又可以学英文”。

一个墨镜贴图出现在Fei加了美白瘦脸特效的脸上。

“感谢董事长”,Fei说。

ID为“福州丫霸丫硬有限公司”的粉丝打赏了礼物,Fei叫他董事长。和Fei被喊做“院长”一样,“董事长”也只是一个称号,流传在Fei和他的那帮忠实粉丝之间。如果是新粉丝,也许真的会误以为Fei和这位董事长存在生意上的合作。但事实上,董事长同样是一个开超市的福建移民,他的超市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他和Fei在网络上相识,可以说是Fei的第一个粉丝,也是第一个叫他去直播的人。董事长是最支持Fei的老乡,这种支持体现在直播间的礼物打赏,还有那瓶每次直播都会被粉丝提到,摆在货架最顶层的茅台酒——也是董事长送给Fei的。

如果说董事长是最积极送礼物的粉丝,那么另一位被喊做“主任”的则是最热衷于为Fei的账号做宣传的粉丝。

现实生活中,主任是一名在长乐县城做外卖跑腿的中年男人。他清晰记得第一次刷到Fei的直播间,自己正带着蓝牙耳机看抖音,在凌晨四点的长乐县城街头,骑着电动车送外卖。直播间里出现一个臂膀都是纹身的英国大汉对着镜头划拳,旁边戴着黑色框架眼镜的中国男人在用福州话说 “神经打蜡癫”(福州方言,意为神经搭错了,用来打趣一些神经质的行为)。

“这真的可以吗?”等待客户取餐的间隙,主任快速在评论区打下了这行字,点击发送。没过几分钟,直播间突然关停下线。之后几次直播,主任都会提醒这位远在英国的老乡,在直播时不能抽烟和露出身上的纹身,否则会被平台关停。

后来,主任成为了80万粉丝博主谢尔比的粉丝群管理员,开始认真研究起账号的运营推广。主任自己也尝试了直播,把手机镜头对准夜晚的长乐街道。

“英区谢尔比”抖音视频截图。

这是这个县城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街上全是来来往往的外卖骑手,街对面的烧烤店铺挂着“全天24小时营业”的灯牌,明亮醒目。主任在街边摆放了一个海报和几箱矿泉水,开始了他“关注英区谢尔比送水”活动,随意招呼路边一位正在送外卖的小哥。

“我知道他,就是天天拍英国佬的那个!”镜头前的外卖小哥还没来得及取下头盔,就拿起手机打开抖音的页面,接着把一个七斤六穿着黄色道服的视频封面对准了镜头 “就是这个吧,我知道他。”

直播间里,则是一群Fei的忠实粉丝在为主任出谋划策,有人留言道让主任把镜头对准海报,顺便叫外卖小哥点个关注。Fei则用大号“英区谢尔比”一次性打赏了85个“为你打call”应援棒礼物,请这位小哥喝红牛。

不管是主任的直播间,还是Fei的直播间,总有几个忠实的福州粉丝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国内的生活是繁华中孤独,而国外的生活是落寞中孤独。”留在故乡的主任,会在直播间和聊天室迎接这群从新世界来的兄弟们。他们不会关麦,敞开着让对方感受各自的背景音,这些声音和断断续续出现的福州方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能够折叠时空的密语。

美国的大叔正开着卡车往各地送邮件,偶尔卡车引擎发动声会盖过他们的聊天声,大家都会默契地安静不语;阿根廷的大叔坐在自己的超市内,用抖音聊天室的点歌功能唱了一首《兄弟》,给正在五湖四海打拼的兄弟们助兴;留在福州务工的大叔容易害羞,不愿意连麦,但会每次在大家聊到兴起时,发送一个捂嘴笑的表情包。

Fei的妻子觉得丈夫拍视频收获80万粉丝这件事,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影响,她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料理超市和家中两个小孩的学习,唯一的变化也许是以前晚上躺在床上刷红果短剧的时间,现在需要挪出一部分来看Fei的直播。

我翻看了Fei的这群追随者的抖音主页,绝大多数跟Fei有着一样的生活背景,年纪轻轻就去海外打拼谋生,他们的抖音也都有着相似的风格:

大叔们一天工作的开始,是在车内给自己拍一张自拍,用发胶特意做了一个发型,精神满满,背景音乐却选择了男人的挣扎,沧桑的男声唱道“男人就该勇敢去,闯荡天涯”。而所谓的闯荡天涯,是驾驶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在休息间隙拍下沿途的风景,都是空旷的绿化带和成片的居民连排平房。最后上传视频,配上文案“孤独和坚韧是男人终身的必修课程。”一天工作的结束,是坐在昏暗灯光下的餐桌前,拍下面前摆放的天下牌香烟和外包装上印着金箔狂草字样的虎啸岩肉桂茶,夜深人静时,沏一壶茶休息,准备着明日继续“迎风向前冲”。

这样的状态在遇到Fei之后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属于坚强男人的生活里多了一项看直播的内容,一个个漂泊在外的孤独灵魂,走进了另一个孤寂又坚强的男人的直播间,当发现眼前这个平平无奇的主播是自己的福州老乡后,他们彼此之前又多了一层从旧时移民延续至今的身份归属感。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宋平长期对海外福州移民进行田野调查,她认为当这些福州人移居海外,面对一个更庞大的更未知的世界体系时,会使用“小传统”来构建自己的新世界。

小传统指的是草根群体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他们不成体系,甚至是业余的,但最终却可以帮助福州移民创造出一套全新的属于自己的规则。在Fei和他的粉丝之间,这种小传统站在当下各种自媒体运营法则的对立面,体现在福州粉丝们默默支持着Fei,他们默契地聚在直播间,为Fei打赏礼物,换上Fei给他们寄来的“英区谢尔比”应援卫衣,而这套新秩序混着一股江湖气,也许藏在“主任”,“董事长”“院长”这些称呼的背后。

“英区谢尔比”抖音视频截图。

小传统和新世界

作为Fei的粉丝,我关注他的抖音账号没多久,就在主页刷到了“深夜灵魂 福州话”直播间,意外发现了这支Fei在网络空间创建的队伍。比起威尔士小镇超市里的“谢家军”,这个规模更大的隐秘同盟,主要由分散在世界各处的福州男粉丝组成,藏在“英区谢尔比”和“谢尔比生活号”两个主页和797条短视频的背后。

我好奇,这些福州粉丝的情谊是怎么产生的?但在给几位每次都出现在Fei直播间的粉丝发了采访邀请后,大多都已读,只有主任回复了我。主任告诉我,我的私信在他们的小群引发了讨论,他们对一个陌生人突然的关注感到不安,又对“采访”感到抵触,这和Fei最初的顾虑一样,觉得接受采访就是需要端坐在摄像机前,换上最体面的衣服,被闪光灯照着,担心紧张得说不好话。

“你如果真想了解我们,就多看看院长的直播,”主任教我怎么提高粉丝等级,让大家知道,“你支持Fei,你是Fei的粉丝,你是自己人。”于是,每次进入直播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指快速持续地点击手机屏幕,屏幕的右下角随着点击频率不断浮现出爱心、五角星、大拇指等动画效果,最后出现一条提醒,提示该用户给主播点了赞,Fei就会提到我的名字,表示感谢。

时间久了,当有人询问Fei在英国的生活怎么样和视频里居民是什么关系,他也会提到我,说我经常去他的超市,所以知道很多他和本地人的事情,并把我的采访描述为“陪他一起上班”。Fei和我在直播间的这些互动,引起了那群福州粉丝们对我的好奇“你也在英国?”“你和院长见过面?”“你见过主任?”留言区不断蹦出类似的问题。

这些在直播间为Fei慷慨打赏的福州大叔们,其实很难有机会见面。他们各自在海外打拼,回国的时间又难以重合。因为要照顾超市的生意,Fei和妻子每次都是分开回国,每年各自回两次。

Fei回忆起自己最近一次回国,是2025年3月。出发前,他没告诉任何一个在长乐的粉丝兄弟,在抵达机场的时候,才给主任发了个视频。视频里,Fei乘着扶梯往下走,镜头对准了扶梯尽头,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朝着他们敬礼,迎接这些华侨们。

在老家,Fei和自己父亲的家是隔壁对门,两个姐姐一个留在长乐,一个在西班牙生活。回到长乐老家的他,每天睡到五六点,醒来去菜市场逛一圈,吃完饭之后继续睡觉,睡到晚上又出去逛一圈,回来开个直播吹吹牛。两个星期很快,一眨眼就过去了。为数不多的社交活动,就是见几个许久未见的朋友和一些在当地从事自媒体的博主们。

谢尔比在店外抽烟。图:作者提供

Fei敬佩这些留在长乐,靠拍摄抖音和直播变现的老乡们。“英区谢尔比”没有出现之前,Fei也是这些博主的粉丝,“他们都很努力,带货打广告,脚踏实地”。最初让小镇上的teenager说福州话的灵感也是来源于这群老乡博主,朝着镜头大喊福州话,无厘头却充满了长乐当地男儿幽默不拘小节的天性。后来,Fei拥有了80万粉丝,这些10万粉丝的本地博主邀请他一同吃饭,向他传授直播变现的经验,去签MCN,去带货,去接广告。但Fei不愿意,就逐渐成为了他们口中那个“没有头脑,没有思想,没有本事的人。”

在粉丝心中,Fei依旧是那个桀骜不驯的院长。主任收到Fei回国的那条机场视频后,便很快和他约着见面,一起去打了台球。主任是Fei在老家走得最近的粉丝,不仅经常一起吃饭,还会在Fei的妻子回国时帮忙料理一些跑腿杂事。他至今能够回忆起第一次和Fei线下见面时的场景,Fei特意给他带了两包烟和一瓶威士忌,“院长带着鼻音,有股海鲜味的口音,让人很上头啊!”主任这样描述Fei给他的初印象。

主任对Fei视频里的英国居民不感兴趣,他只是单纯喜欢Fei这个人,把他视为大哥,觉得Fei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看他的视频既能感到快乐,又能传播长乐的文化”。主任想帮助Fei的自媒体行业,用人工智能软件豆包计算着Fei账号的商业价值,忙着计划在Fei直播时做切片视频。

Fei原本以为两个星期的回国假期会和此前一样,在倒时差和见朋友中结束,结果起身回英国的那天恰好碰上了伦敦希思罗机场停电,他的飞机被迫在北京中转了两天,这让Fei有了机会在北京逛一逛。

这是他第一次去北京,落地后立马骑着共享单车去看了一圈天安门广场。中转酒店的前台,一个老家合肥的年轻小伙是Fei的粉丝,第一天因为不确定是不是“英区谢尔比”所以没敢打招呼,第二天,Fei快要离开时,合肥小弟远远喊了一声“丫霸”,彼此确认了信号之后,便在酒店门口拍了张合照。

17岁时离开长乐,在英国打拼25年。Fei去过英国很多城市,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第一次和Fei见面时,我提到自己读书时生活的小镇,他说自己也在那个小镇上的中餐厅工作过,我谈到以前打工过的中超,Fei说那间中超在卡迪夫的分店是他表姐开的,他似乎已经在这个国家投掷了很多生活的锚点,但回到中国时,却变得不太一样,他的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福州长乐。而这次意外的北京之旅,Fei从坐上中转大巴就开始记录,看到了北京天安门也遇到了粉丝,最后剪辑成两个视频上传在抖音上,配文道“机缘巧合误打误撞进城,心里开心得像个孩子”。

原本,Fei只是众多海外移民中的一员,他的生活以回国休息-出国工作,这样两点一线的模式进行着。“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屌丝”年过四十的Fei早就接受了平凡人的叙事。但2023年开始随手上传到网上的视频,却打破了这种叙事。这些视频,关于福州话,英国teenager,以及自己和当地居民的故事,通过互联网算法的推荐机制,出现在了中国不同地区抖音用户的主页上。就这样,一个在海外默默无闻了25年的中年大叔,在国内互联网上有了流量和粉丝。

从火车站前往超市的路上。图:作者提供

“日落归山海,山海藏深意”

回到威尔士,Fei说,他把塔尔伯特小镇视作自己的主场,原因是他在这里呆了11年,他习惯了威尔士口音,学会了本地的各种俚语;同样,他懂如何用有限但地道的表达,去回应各式各样的客人,就像回到长乐老家时,他如何用方言和邻里乡亲唠家常。但走出这个小镇,一切都变得有些困难,Fei只能重复几句基本用语,来完成日常的进货。

“我的英文还是不够好,”他不爱接听电话,因为担心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所以我只想呆在这里,不想离开这个小镇。”那晚,当我快要离开小镇回到伦敦时,他第一次在我面前展示出了一丝落寞的神情。

小镇上的居民叫他Fei,刷到视频的网友在评论区称他“谢尔比”,和他最亲近的福州粉丝叫他“院长”。与Fei接触至今,只有在和男孩Cody的聊天中,我第一次听到Fei的真名,接近与“Lin Zhai”的发音。

Fei很少谈论自己,总是装出一副无所谓任何事的姿态。也许是中年男人的自尊和要强,他很少向我袒露窘迫,尴尬和难受的心情。大多时候,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他总是轻描淡写地作出回应。“还好,还行,就那样”,无论是17岁离家在海外漂泊25年的经历,还是40岁因为拍摄视频获得90万粉丝,最后得到的答案都是这三个词。

只有提到自己和小镇上居民的故事时,他能向我提供非常精准的细节,比如某个小孩的父母在他们几岁时与Fei相识;再或者某个小孩的阿公是给Fei以前的中餐厅送外卖等等。他强调自己和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让这些居民帮他拍视频,说一些他们都听不懂的语言。“这些在外面的福州人,你找不到第二个像我这样的。”Fei认为这是他11年真诚待人的结果。

在他超市刚进门的货架侧壁上,贴着他给当地图书馆捐款24.40镑的证书。他给当地的少年足球队捐款,在他们的队服后面用白体正楷印上了福州两个字。Fei对teenager包容,给他们免费的饮料,偶尔会开着他那辆宝蓝色的面包车送这些男孩回家。

在直播间里,当有人问他小镇怎么样?他提到这边的人几乎不出远门,他们一辈子都呆在这里,所以走在街上遇到的几乎都是熟人。Fei就坐在这间超市的收银台后,看着他们从小孩变成teenager,再到恋爱结婚生儿育女,见证了一户户人家的岁月流转。镜头里,他记录英国小镇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小孩们在山间田野之间去寻找一处“秘密基地”,放学后的teenager聚在小卖铺门口嬉戏打闹。Fei举起手机对准这些瞬间,描述的时候,总会提到“这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这些小孩和我们老家的teenager一样”。这些都是Fei在故乡同样经历过,拥有过但最后慢慢失去的东西。如今他用另一种方式在这个小镇上将它们还原。

最近一次的聊天,Fei和我透露了他刚想到的一个拍摄计划,是让当地的一个老奶奶讲一些中国互联网上的情感金句。Fei在白纸上写下了这句话,“日落归山海,山海藏深意。没有人不遗憾,只要有人不喊疼。”认真地标注每一个字的发音,用英文解释了一遍这句话的意思,让老奶奶拿着这张纸回家练习,我问他为什么会选择这句话,Fei停顿了一会,说一个老奶奶在镜头前说些文邹邹的话比较有反差感。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