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戰爭
耶路撒冷現場:到處都是密不透風的邊界,和分割一切的牆
戰爭開始前,我在巴勒斯坦西岸經歷了突發的催淚彈投擲事件。接著,無預警的戰爭開始了。
加沙戰事第二日:伊朗角色受關注,戈蘭高地交火,雙方死亡過千人|Whatsnew
以軍仍在與巴勒斯坦武裝交火,以社會總體支持軍事行動,外界調停停火希望不大。
哈馬斯用火箭和地面部隊大規模突襲以色列,以總理宣布戰爭狀態|Whatsnew
近年來,以色列的政治長期由保守派控制。對巴勒斯坦人不妥協的聲量日益增大,雙方衝突越發激烈。
台灣公視「主題之夜」談戰爭議題,反戰學者發言引熱議|Whatsnew
今年3月下旬,四名學者發表一份《反戰聲明》,後續也引發網路論爭,形成反戰派與備戰派的線上辯論。
評論|
倪世傑:新左派的和平主義系譜,重蹈歷史誤區的台灣「反戰聲明」
「反戰聲明」卻提出一條蘊含綏靖主義神髓的投降主義方案,恐怕才是招致台灣社會冷酷批判最核心的原因。
評論|
梅復興:台灣海鯤艦擲瓶命名,潛艦國造的「高光時刻」?
潛艦是高度複雜、且必須在極為嚴峻的環境下作業與作戰的載台系統,即使很小的設計或施工瑕疵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艦」下水,2025成軍,規劃再造7艦|Whatsnew
後續潛艦是否建造、如何建造,關鍵在於原型艦的海試階段會發現什麼缺失,能夠如何改正。
從殖民到威權統治,戰爭陰影下的民主台灣,如何面對動員法制?
「台灣不是為了日本帝國而被戰爭動員,就是為了反攻大陸而被動員,只有此時此刻,是為了台灣自己的民主去防衛、去動員。」
「量產」叛國罪:沉默的俄羅斯反戰者如何被捲入鎮壓機器|Whatsnew
在「抹黑罪」和「造謠罪」清除了發聲的反戰者後,俄當局開始動用叛國罪鎮壓沉默的反戰者。
評論|
劉文: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將「心防」視為台灣備戰關鍵
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目前最重要的貢獻,來自於建立民眾理解並且應變戰災的戰爭之框。
評論|
紐帶的重建:俄羅斯流亡獨立媒體如何在致命打擊後生存與復甦
對俄羅斯流亡與獨立媒體一份完整的介紹與說明。
親俄「華夏代表團」赴頓巴斯引爭議:官方授意還是狐假虎威?|Whatsnew
很多人認為這樣大膽的行為不可能沒有官方支持;但也有人懷疑,這場鬧劇或許正意味着外宣部門的「系統性失能」。
1
...
14
15
16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