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性別
爽剧和女性主义:黑色罪案剧 Deadloch 如何将二者完美结合?
女性主义不再是痛苦的、受虐的,关于受害者的电影,而是关于活着的人。
高耀洁在纽约逝世,曾揭河南艾滋“血祸”,为坚持发声出走美国|Whatsnew
1996年,高耀洁因接触到河南民间爱滋病蔓延问题而自行展开调查,从此走上倡导防治爱滋的社会活动道路。
影像:区选同日,“一点粉红”在西九文化区举办|Whatsnew
12月10日,在香港区议会选举的同日,旨在倡导 LGBTQ+ 人士权益的“一点粉红”(Pink Dot)活动也...
后疫情时代的酷儿影像:贴上了标签,还是撕下标签?
社运、疫情、萧条之后的香港,会呈现出怎样的性小众题材影像?
被两地“驱逐”的人
金钱组成了一条河流,从台湾男性的皮夹、口袋流向妈妈的胸罩、皮靴,再通过数人的手,流到我们的手中。
评论|
中国激女:本土女权裂变的生命力,及其面对的质疑
可能是中國社交媒体上最可见的女权主义流派。
俄国判LGBT运动为“极端主义组织”,加强打压性少数群体|Whatsnew
入侵乌克兰后的几乎所有公开发言中,普京都会强调战争一旦失败,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就会崩溃。
从 Identity 到 Solidarity —— 笑与泪中的女性游戏人周
女性人游戏周最后解构了它自己,但我们是要走过这一遭,才能看清自己和彼此,然后再走下一步
专访同志平权案主李亦豪:丧夫后,我要捍卫“我们是家人”的事实
他每天带着102页的法庭判词到处走,那对他和过世的丈夫来说是一个拥抱与肯定。
评论|
《我本是高山》与争夺张桂梅:“党性”、“人性”与女权主义的较量
这番舆论风波之后,留下的是一种新的反女权方法论:从共产党的历史思想中寻找女权的思想资源,得到的是共产党,丢弃掉的是女权。
香港同运会落幕之后:中港台参赛者的遗憾、矛盾、与“共融”
以国安之名的反对声、转趋低调的政府态度,活动落入尴尬境地。“只能说,时间点没站在香港这里。”
“我的支持者都没有投票权”:总统大选青年论坛上,学生怎么看柯文哲?
“作为医生的他,怎么能将多元性向视为精神障碍?”
1
…
20
21
22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