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性別
陈可乐:香港街头,你见过这个外星人吗?你知道他的身世吗?
他在香港闹市一身外星人打扮,派传单、坐地铁,去聚会,听讲座,一切从何时开始,因为什么?为何身边共鸣的外星流民也越来越多?
台湾大罢免,一名女性志工的手记:牺牲此刻的生活,是为避免更不堪的牺牲
女性为什么要站出来?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似乎可以有个答案,但那个答案可能又毫无意义。
一起走过的日子:移英港人性小众,在异地的混沌与重生
他们当中,有人快乐,有人失望,也有人发现,性别和人一样,本该流动如水。
网恋十年,我们的第一张合照是在他的坟前
我找到了他的墓碑,也找到了关于他的,我的,还有我们的真相。
评论|
《漂亮朋友》影评谈:同志议题,政治隐喻,以及情绪出口
耿军明显在寻找另一种语言体系,与影展电影的语境接轨,也与环大陆受众的政治光谱接轨,用一种“你懂的”隐喻系统,去把没法直面的议题,迂回抵达。
法国推更严格色情网站年龄限制,互联网年龄验证正成为全球趋势?|Whatsnew
美国、澳洲等多地都在讨论、或是已经推出规管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机制。
评论|
在MAGA时代登场的美国教宗:良十四世能修补分裂吗?
在这个历史节点,枢机团选出了一位风格内敛、与美国主流政治文化格格不入的教宗。
解放妈妈:从旧家庭出走后的女性,可以创造怎样的生活?
“祝妈妈在六十岁之后享受自己的生活,无论开心或伤心都凭自己,不再是作为一位母亲或妻子。”
就在我们身边的,未必有血缘关系的“semi家人”
谁是可以陪我们走过人生路的家人?
专访香港学者黎苑姗:㓥房家庭的居住正义,不仅是阶级和贫穷的问题
在现实的无奈面前,她尝试展示㓥房里人的生活韧性。
台湾Rave复兴三十年:电子音乐、野场与派对的地下浪潮
在台湾,Rave从地下狂潮到被污名扫荡,再到新世代复兴,走过三十年的跌宕转折。
学历攀登的女性,为何在博士阶段止步?
中国女性占硕士生入学人数的 53%,可到了博士阶段却降至 42%。
1
2
…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