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风物
深度解析影视、文艺、生活现象,让文化流动打破地域与领域的阻隔。
如果只有童年值得快乐,这人生还能活吗?《少年滋味》影评
不知道这世代究竟是怎样练成“小朋友就该这样过活”的共识的,它在每个家长心头压下一块铅。
北海道东川町:隐身于废弃小学的北欧风设计生活空间
他们把旧校舍改造成工厂,又陆续增建了咖啡馆、面包坊与食品馆,在山林深处打造出一座北欧风格的桃花源。
为蛰居族开办的未来学校?我看到的日本N高等学校
网路世代=孤癖世代?戴上VR眼镜参与开学礼的学校不只向蛰居族释出善意,还尝试建立更迎合社会文化走向的教育方式。
攀树师:在15层楼高的大树上感受风的爽快
一旦曾以树的视角看世界,即使回到地面,也会不自觉抬头仰望,想在每棵树上寻找一处容纳你栖身的地方。
有一天,民众不再假装相信政府的谎言:专访纪录片导演Joshua Oppenheimer
两部纪录片揭开大屠杀隐忍疮疤,如今他说,印尼人不再相信政府的谎言,不再假装无知⋯⋯
革命时刻,艺术已失效?香港艺术家对六四的12种记忆
“大家认为艺术在革命时刻已然失效,一度考虑放弃。最後⋯⋯出现更多革命和民主的符码。”
六四枪声响起时,香港文化界都在做什么?
那年那月所做的,是香港一代艺文工作者的记忆。曾经的抗争丶作品和思考,对香港艺文後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在加勒比海,扭转历史的终结
在《海岛大亨》的世界中,历史还未终结,西方民主以外,共产主义、独裁主义都有可能成为“最终模式”。
游静小说连载四:阳台之战
这位“医生”终于看着妈妈说话了:她没事,跟同龄小孩玩觉得闷,所以寂寞。
我所认识的杨先生:她是独立于钱钟书的杨绛吗?
通达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为了外界而委屈自己。即使是面对钱钟书,杨绛先生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独立性……
52 怪物老了,依旧是怪物
然而现实中的领导人说话清脆利落,刚才的连环撃掌,我还以为自己正在看杜琪峰的电影。
最终,一个香港人脸孔的民主女神像
当年六四过后,一众香港艺术家曾塑造过一尊港版民主女神像。各种突围和妥协的结果,是维园竖立起一尊有着“香港人”面孔的民主女神像……
1
…
236
237
238
…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