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兩地青年發起檔案蒐集運動:自小背誦的史實不再理所當然? 台灣人的國族認同就是中華民國?97年香港除了回歸還有其他選項嗎?面對今天已成為教科書的鐵錚錚事實,台灣和香港兩批青年不甘心將一切當作理所當然,調動民間力量去搜羅檔案,端傳媒和這兩個年輕團隊深入對談。
評論|宋承恩:中國在李明哲案的政治試驗──「台灣居民」就是中國公民 中國單方面逐步將台灣人,等同於本國公民對待,趨勢是明顯的;但同時,這正是因為原本的狀態,較接近於等同外國人的對待,即使名義上不方便講明。
劉可強:大拆遷令城市不可持續,台北如何留住「看起來醜」的聚落? 北京排除「低端人口」引發爭議,90年代的台北,也曾因市府強力清拆「最貧窮聚落」康樂里,而引發激烈抗爭。二十年前的老課題,有一部分竟輾轉遺留至今,再度考驗市府與市民對城市未來的抉擇...
墾丁退潮幕後(下):從廢墟裡重生,這群墾丁人如何打造「玩不壞」的景點? 社頂,一座被遺忘30年、失意的「酗酒之村」,花了12年,找到了新的舞步。他們在荒蕪中長出新芽、與陸客誘惑共處,在觀光與在地不失衡的前提之下,一題題進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