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戰局中的台灣新秀:「要把台灣寫手的作品賣給上億人」 生意人邱文友,現任盛大集團總裁,剛親手把盛大文學賣給騰訊、成就閱文集團的上市神話。媒體人裴偉,從壹傳媒到鏡傳媒,嘗試各種經營方式讓媒體活下去。故事人董成瑜,從人物記者到挖掘劇本作家,希望持續生產好故事。三個台灣人,成了台灣IP版權營運產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為何有膽量夢想烏托邦?七問全民基本收入倡議者Philippe van Parijs 「定期、無條件發給每個人一筆現金收入」這樣的狂想是怎樣煉成的?倡議者如何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如果夢想實現之日看來遙遙無期,他用什麼哲學說服自己持續行動?我們替你跟全民基本收入理論家、倡議者Philippe van Parijs聊了聊。
廟、市場、警備車,楊雅喆的台北三處 他從小在廟裏,看盡裸體和「地獄的故事」;在市場內穿梭,觀察台北城裏的「籠民」生活與貧富差距;高中時代,參與台灣解嚴後警民激烈衝突的社會運動,卻在20年後被抓上警備車......。
趙剛:貼著海岸線划行,未有光於中 在以文學為中心輻輳出的歷史與思想大半徑上,我們看到他總是小巧地、自適地、不改現代派初衷地,緊貼著那個原點──好像一塊只敢貼著海岸線航行的舢舨。於是,香港是他的情人。我不禁莞爾。
後年改時代台灣人才危機:我離開,因為我想做一流學者 台灣養成的年輕博士,為追逐一流學者夢,離開「只想留住老人」的故鄉;有潛力的優秀外籍學者,卻多將台灣當「驢」,且騎且尋馬。時間如浪花,漸漸淘盡上世紀的人才基礎...
華航懲處工會幹部,是誰「破壞勞資關係」? 「我們是出賣了自己的身體勞力與時間,但我們沒有要出賣自己的生活與靈魂啊!」三名華航工會幹部今年參加「交通運輸業工時大體檢」行動,抗議交通運輸業血汗勞動。如今,三人被資方認定「破壞勞資關係」,前途未卜。
靈魂的事:從學者到祭師,巴奈·母路為什麼「不得不上路」? 她來自信仰基督教的阿美族家族,擁有博士學位,曾經盡力漢化、討厭部落。中年過後,她拋棄漢族名字,拋開信仰了半輩子的宗教和學術,一頭栽進「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