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影視
河瀨直美醜聞:日本導演接連出事,是 #MeToo 運動,還是政治陰謀?
《週刊文春》接連刊登日本導演的醜聞,在一片爭議聲中,討論的議題也從 #metoo 慢慢燒向其他領域。
評論|
記者手記:在康城,我看到華語片聲勢的沒落與韓國電影的盛放
誰也沒想到,華語電影在康城的式微來的如此之快。
《愛,死亡與機器人》第三季:為何在科幻面前,人們容易忽略「愛」與「死」?
「大理石幻化成一個靈魂,孤獨航行在陌生的思想海洋。」
2022年俄烏戰爭中的康城影展,是電影還是政治?
2022年是一個世界變幻的時刻,康城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亞裔影視題材旋風:2022年,美國影視作品開始真實描繪亞裔移民了嗎?
亞裔旋風已經進入不同的電影類型,屢獲好評。其中亞裔角色現在的形象如何呢?
「麥當勞的牌會換成毛主席像」?華語獨立紀錄片在2022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在紅色到粉紅色之間,似乎也暗指共產主義從紅軍到「小粉紅」的板塊位移,「共產主義」在當代到底意味著什麼?
先行者胡台麗:人類學與台灣,她拿著筆記本,隻身進入無人知曉之境
胡台麗關於「我是誰」的漫長思索與回應,這也是所有台灣人,不論任何族群都會遇上的問題。
專訪《憂鬱之島》導演陳梓桓:2019年之後,我對香港電影未曾如此樂觀
紀錄片《憂鬱之島》跨過三個歷史時空,呈現香港人身份的糾結、斷裂與流變。
《奇異博士2》與多重宇宙:漫威只顧炒冷飯,《媽的多重宇宙》技高一籌?
史傳奇至少是在不同的危難中重新解除相同的困境,汪達則完全是在相同的危難中解除相同的困境⋯⋯
《媽的多重宇宙》:一個家庭故事為何要偽裝成超級英雄科幻片?
母女在不同宇宙中的相愛相殺,真的會有停歇之日?華裔還是美國人、東方還是西方、傳統還是現代,還可二分嗎?
曾江溘逝:第一代香港人的謝幕,與香港命運50年前的預演
他就是這樣,成為那個走了最多路的過來人,是否衝出荷李活已不重要,整個華語地區都記得他是黃藥師。
關錦鵬專訪:時代抹不走的那種藍
許多經典港產片都排著隊要重新修復、放映,像時光隧道帶我們回到曾經璀璨的舊香港。時隔廿年,《藍宇》也順勢推出修復版。
1
...
26
27
28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