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遷移
專訪商台《晴朗早晨全餐》前主持張子君:當在香港做時評要戴頭盔
「每次comment完之後,都在問自己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話。」
土耳其大選現場|地震後大選前,敘利亞難民成為了「優先趕走」的對象
「我們的權利被系統性地侵犯了。無論我們走到哪裏,他們都像狗一樣對待我們。」
《白日青春》劉國瑞專訪:為什麼有的人能被當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將對社會邊緣族群的關切和對身分認同議題的理解,融入兩個家庭故事之中。
這不是一篇「港漂」自白書:一個移民的身份宣言
在不斷的自我懷疑﹑建設又再崩潰後,我才明白這條和身份焦慮講和的路,只屬於我一個人。
陌生的台灣醫院——當獨居、雙老家庭的移台老年港人患病、入院
活了幾十年,求診、看病、住院,現在這些都要重新學習、適應。
評論|
為何很多男人不懂愛?讀bell hooks,想像另一種男性氣質
在愛的路途上,與其要做一個男人,不如做一個完整的人。
遲來10年的公義︰被單車鏈毒打、熨斗燙面,在港被虐移工獲賠逾121萬元
距離那段被虐待的日子已有10年,她還是會經常發惡夢,身上的疤痕並沒有完全消失,部分傷口仍會感到痕癢痛楚。
「請仔細看看我們,我會被消失」——香港加快遣返難民後,他們回到死亡恐懼中
香港不是難民拯救地。「人們最後一次看到我,會是在(原居地)機場,但當我被捕後,我會被消失。在此之後,不會再有我的消息。」
「到香港體驗正常的大學生活」,擠爆香港碩士申請的陸生在尋找什麼?
「不是一開始就想去香港的,當時潤的心情還沒有那麼迫切。」「香港讀研只要一年,可以更早回國佔到坑位。」
異鄉人:求職好像相親,我在日本是如何找工作的
明明從小就很聽話,遵循社會規則,可是為什麼還是連打工人都做不成。我不知道怎麼才能在沒有正確答案的「相親」中牽手成功。
兩年半內,逾40萬名香港居民經機場離港,對香港造成什麼長遠影響?
當人口外移、出生率急跌、全面人口老化,將會為香港社會帶來一場完美風暴。
大陸精英熱捧香港優才計劃,可以緩解香港人才荒嗎?
對不少人而言,香港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身份、「一個過渡」;另一些人則還在猶豫,香港真的有好機會嗎?
1
...
16
17
18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