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LGBTQ+
評論|
首相與秘書官的「恐同」言論風波:日本何時才能通過反歧視的《同志法案》?
「秘書官室的大家都反對開放同婚,甚至連旁邊住著同志都有點反感,一旦日本承認同婚,一定會有很多人選擇離開日本。」
愛慾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Nicole Pun的女同志影像
「是的,在女同志性事上,手都很重要。」
評論|
【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給國二學生的回信:不論性向,喜歡是一種美好的情感
愛情是一種經歷,無論是否真的可以擁有,它都只是讓我們踏上不同人生的要素之一,不是全部。
愛慾錄:身在異鄉的我成為男色按摩師
「當時我依然有點害羞,依然覺得性這件事,講出口有點難上檯面。」
他們當上男性性工作者,看到人情冷暖,也看到心中那塊最嚮往的自由
在香港,這些「哥哥仔」隱藏於都市中,為客人實現那些難以啟齒的性渴望。
愛慾錄:我們不是未遇到愛情,而是不需要——香港無性戀者對愛的想像
「如果我跟伴侶說我的情況,像結婚後一下子跳到老夫老妻無性生活的階段,有幾多個受得了?」
影像:傘下共行,台灣同志遊行20週年
台北天氣陰溼多雨,參與民眾與團體依舊不減熱情、盛裝出席,除了Cosplay裝扮,也有遊行民眾自信展現身材。
評論|
讀《性的正義》:迎接慾望,相信「慾望皆能改變」是一種批判政治
迎接慾望有可能會帶來的出乎預料的驚喜。
紀錄片《安全距離》導演池清麗:對同志運動有些灰心?改變也許下一刻就發生!
疫情期間,池清麗拿起相機,開始記錄31位在英亞裔酷兒的故事,試圖探索關於性別、移民、身份認同、親密關係等問題的答案。
誰是性侵加害者?性犯罪事件的「色狼」迷思
問題不在變態與否、偏差與否,而是在於性別中的權力關係。
基隆中元祭:不再打破頭後,年輕參與者如何看待百年傳統的變與不變?
基隆中元祭迄今已有168年的歷史,在這百年洪流中,有哪些改變了?又有哪些不變?
茉莉:在疫情和崩壞的時代裏,我跨越半個地球只為遇見腹中的小生命
世界仍在崩解,病毒依然蔓延,但我們都繼續努力活著,帶著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掙扎著去爭取自由,哪怕只是個體孕育生命的自由。
1
...
9
10
1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