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線美國遇挫之後,他們轉戰歐洲

當走線美國的大門轟然關閉,歐洲走線一躍成為中國走線客「潤」出去的Plan B。從貝爾格萊德的「唐人街」雷迪娜,到比哈奇的中國商店,我追溯了中國人近兩年來的歐洲走線路線。
薩拉熱窩市郊一座難民營外,難民正在雪中領取非營利組織送來的物資。圖:作者提供
國際 歐洲 政治 社會 移民 遷移

巴爾幹的冬日,冷冽得像一把刀,割破層層防線直刺入骨髓。2024年11月末,波黑剛下了入冬後的第一場大雪,天地只剩下白與灰兩種顏色。在邊境城市比哈奇(Bihać),夜晚的氣溫接近零點,連在市中心也見不着幾個人影,一派蕭瑟蒼涼。

但在比哈奇一家簡樸的旅館房間裏,一群中國走線人正聊得熱火朝天。房裏的暖氣開到30度,角落放着幾雙泥濘的鞋子,小桌上堆滿了空啤酒瓶。房間裏只有兩張床和幾把椅子,卻躺着坐着十幾個男人。他們七嘴八舌,討論着明天誰去見蛇頭、偷渡的費用怎麼支付才安全妥當、如果走線途中失聯了怎麼辦。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大多是單身男性,也有人帶着妻兒一起走線。

當我在比哈奇遇見這些中國走線客時,特朗普剛剛贏得美國大選,他們已經能夠預見到,走線美國之路將會變得更加艱難,不約而同轉戰歐洲。旅館房間裏,每個人瞄準的目的地都是德國。他們聽說,德國對難民提供的福利好,包吃包住,還有每月的津貼。

跟美國相比,歐洲走線路程更短、所需的時間和預算更少。中國走線客通常先飛到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再坐大巴前往波黑首都薩拉熱窩,隨即轉車到緊鄰克羅地亞邊境的比哈奇。塞爾維亞和波黑皆對中國公民免簽,而比鄰的克羅地亞,則是歐盟和申根區成員國。只要到了克羅地亞腹地,走線人可以相對輕易地抵達歐盟各國。這條線路是巴爾幹路線(Balkan Route)的一條分支,多年來一直是非常規進入歐盟的熱門路徑。

比哈奇旅館房間的一衆中國走線人當中,29歲的廣東人小德相對年輕,話並不多,卻是隱藏的領袖人物。小德最初希望到美國,但真正動身出發時,改了主意。「美國那邊挺難的,走那個熱帶雨林,一走就兩三個月,我幹嘛不走這個短一點的,」特朗普上台的消息也讓他打了退堂鼓。「我看到就算去到美國也拿不到身份。我在想,我不如去德國。」於是,他以目的地給自己取了化名「小德」。因為不會翻牆,小德主要從百度貼吧的塞爾維亞吧獲取走線信息。塞爾維亞吧關於歐洲走線的帖子比比皆是,雖然往往不會直接提到走線、偷渡,但意圖再清晰不過了:「個人走,塞爾維亞或者波黑出發」、「走路去德去掙錢養家」、「想進歐盟的可以聯繫我」……

自從90年代起,中國移民開始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紮根,打造了多個華人聚集的商業區。圖:作者提供

在網上搜集信息和與其他走線人交流後,小德對德國建立了初步認識:「吃住不用愁,有錢收,工資高過其他歐洲國家」。

小德小時候家境並不寬裕,但在他初中時,父親白手起家開工廠掙了錢,他突然過上了富二代的生活。他上過私立中學,開過蘭博基尼豪車,年級輕輕就接手了家裏的塑料工廠。但由於工廠經營不善,又因環保政策加強而屢遭罰款,他欠下200多萬人民幣的債務,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不得搭乘高鐵、飛機等。抱着姑且一試的心態,小德試圖從廣東到香港,竟能成功出境,他隨即飛到塞爾維亞。

我在比哈奇遇到的大部分中國人跟小德一樣,因經濟原因而決定出走。有的是失業已久的年輕人,有的是經營小本生意的中年人,因疫情衝擊、違規罰款等種種原因而負債。有好幾個人都說:「再不出來,就要上失信名單了。」

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披露,截至2024年年末,已有超過850萬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在2020年3月,這一數字約為574萬,即在不到5年內,失信人人數增長了近48%。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各年齡段勞動力失業率都在下跌,其中16—24歲青年勞動力失業率為14.9%,創近一年來的新低。但隨着1200萬應屆畢業生在夏季加入勞動力大軍,這一數字預計將再次攀升。在2023年,青年失業率一度飆升至21.3%的歷史最高水平。統計局隨後暫停了數據發布,並更新統計方式,在剔除在校學生後重啓發布。對於中國的失業率數據是否真實、完善,外界多有質疑的聲音。

在這些統計數字背後,是數以百萬計在債務、失業泥潭中掙扎的個體。其中一些人跨越半個地球,來到了歐洲邊陲。

位於波黑邊陲的比哈奇擁有碧綠水道和壯觀的瀑布群,是當地的著名景點。圖:作者提供

Plan B

從波黑首都薩拉熱窩坐大巴到比哈奇,要穿越大半個波黑,需要約6、7個小時車程。這座邊陲城市是當地聞名遐邇的景區,清澈如玉的烏納河穿城而過,附近就是波黑最大的國家公園,以雄偉壯觀的瀑布群知名,是遊客漂流、遠足的勝地。

然而,在僅僅數年前,比哈奇曾以另一個原因而揚名天下。2018年,歐洲移民危機愈演愈烈,大量來自中東、北非和南亞的難民通過巴爾幹路線試圖進入歐洲。比哈奇是當時最活躍的越境點之一,城內廢棄和空置建築中住滿了難民,他們還在周邊搭建帳篷露宿。

同時,比哈奇也是路途中最艱險的一站。在其餘的路程中,難民能搭乘交通工具,只有從波黑到克羅地亞這一段路,他們大多需要在夜幕的掩護下,步行穿山越嶺。當巴爾幹的寒冬襲來,數以千計的移民缺乏供暖、食物和衣物,進退兩難。作為逼近歐盟邊境的最後一站,比哈奇成了折射歐洲難民困局的一面鏡子,國際媒體紛紛前來報道。

一位追蹤報道難民危機多年的當地記者告訴我,近兩年來,比哈奇開始出現中國走線客的身影。在難民經常留宿的廢棄建築裏,蛇頭在牆上張貼了多種語言的廣告,而中文是最近新增的語言。上面畢恭畢敬地寫道:「如果您想前往歐洲(意大利、德國、法國等)旅行,我們可以幫助您。謝謝。」

中國走線人通常比其他移民更具經濟實力,他們大多不必風餐露宿,而是在比哈奇老城中心、烏納河畔的旅店裏住宿。他們有的事先在Telegram接上了頭,有的是在河邊公園曬太陽時偶遇,一拍即合,聚集在旅館房間裏商討走線大計。

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曾多次嘗試走線美國,都鎩羽而歸。自去年夏天起,走線美國的中國人遭遇接二連三的打擊。去年7月,厄瓜多爾宣布取消對中國人的免簽政策。此前,這個南美洲國家是絕大部分中國走線人的必經之路。厄瓜多爾外交部稱,政策變化是由於「令人擔憂的」非常規移民增長,超過一半的中國籍入境者並未以常規的方式按時離境。

在走線途經的熱門機場,航空公司加緊核查中國乘客的旅行目的,不少人被拒絕登機。一名40多歲的山東卡車司機,和妻子一起走線。他們此前試着在埃及開羅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飛往中南美洲,都被拒絕登機,不得不轉往東歐。說起這些糟心事,他愁眉苦臉,一邊抽菸一邊嘆氣說,光是路費就已經花掉了十多萬人民幣。

在比哈奇一座廢棄建築當中,三個來自阿富汗的難民正在煮食。圖:作者提供

影響更深遠的政策變動發生在美國本土。在今年1月20日上台當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南部邊境進入緊急狀態,下令執法部門制止所有無證移民入境。與此同時,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開始在國內大規模抓捕非法移民,這被特朗普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非法移民大驅逐計劃」。截至6月底,全美各地的ICE設施羈押了約59000人,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各方的圍追堵截之下,走線美國的大門似乎轟然關閉,歐洲走線卻因而熱度上漲,從一條小衆路線一躍成為中國走線客「潤」出去的Plan B。

離比哈奇半小時車程外的大克拉杜沙(Velika Kladuša)與邊境近在咫尺,是一個走線客間無人不知的越境點。我到訪當日恰好是波黑的國慶節假期,全國大多數的商店都關門休息,然而在大克拉杜沙,一切如常,餐館裏人聲鼎沸。走線客沒有假日。

在大克拉杜沙附近的公路邊,我遇到三個正在步行前進的中國男人。他們都揹着大揹包,把羽絨服系在腰間,手上提着的塑料袋裏是麵包、香腸等乾糧。

儘管年齡、職業、籍貫各不相同,他們都有着大同小異的故事:單身男性、失業或負債、第一次出國、想走線到美國但知難而退、目的地是德國。

領頭的是一名33歲的福建廚師,他曾在廣東開餐館,卻因生意失敗而負債累累。「國內真的待不下去了,」他說,他欠了30多萬人民幣的債務,如果繼續留在國內,會被列入失信人名單。

走在他身後的是一個30歲的安徽人,曾在浙江的工廠當電工。他說,那份工作待遇不錯,月薪一萬多人民幣,但他實在受不了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時長,辭了職。在家待業半年後,卻發現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走在隊伍最尾的山東人小王,個頭最高,年紀最輕,才19歲。他的大揹包上掛着三麗鷗的布丁狗玩偶,這是他最喜歡的卡通形象。小王高中沒畢業就出社會了,當過服務生、司機,但自從2023年初,他開始長期失業。如今,他夢想在德國重返校園,學小提琴。

走在隊伍最前頭的福建廚師捧着手機,循着地圖上的圖標前進,卻說不清楚要走的具體路線。

果不其然,當天晚上,我就在比哈奇旅館的「走線大會」上與他們重逢了。他們在半路上迷路了,體力耗盡,只好返回比哈奇休整。

小德一行人購買蛇頭服務後,仍然需要在山林中躲藏半天,其中一名中國走線人展示布滿泥濘的靴子。圖:小德提供

Taxi Game

在巴爾幹路線上,偷渡被稱作「game」。移民嘗試自行越境,就是「go game」,寓意是偷渡猶如遊戲通關,不時會遇到阻礙,遭遇遣返就像回到存檔點,又要重新開始設法前進。

旅館房間裏,小德坐在一張狹窄的單人床上,脫掉襪子查看腳上的水泡,一臉疲憊。三天之內,他已經兩次「game over」。小德認定這條路走不通了。

第一回,他和同伴走在冰雪覆蓋的山林裏,遇上克羅地亞警方無人機巡邏,他們急忙把頭埋在雪地裏。 「我們那個帽子是土匪帽,只是露眼睛跟嘴巴那種,然後我們臉是朝下的,沒有露過皮膚任何一寸出來。」無人機在他們頭頂上徘徊了幾分鐘,便飛走了。

僥倖躲過偵查後,小德一行人在次日清晨抵達克羅地亞邊境,飢腸轆轆的他們先到餐廳美美地吃了一頓早餐,沒想到一齣門就迎頭撞上了警察,被驅逐回波黑。第二回走線時,他們又被巡邏的克羅地亞警察發現,被押送上卡車遣返波黑。

35歲的湖北人謝達與妻兒也在其中。「他開始要把我們所有的手機都沒收掉,你知道中國人的移動支付是非常厲害……你把手機給我沒收了,那相當於把我所有的經濟全部斷掉,」謝達說。

在衆人央求下,警察返還了大部分的手機,但折斷了謝達的一部手機。手機裏面有許多兒子小時候的照片,謝達的妻子因此情緒激動,拒絕聽從警方命令下車。據謝達說,警察隨即向她噴射胡椒噴霧警告,並把她和兒子強行拉下車。

「非法入境是不對的,但是無論怎麼樣對待婦女兒童,全世界的人應該是有一個底線的,」謝達憤憤不平地說,過了好幾個小時之後,他的妻子仍然被辣得睜不開眼睛。

謝達曾經在武漢經營一家餐館,生活富足,衣食無憂,但漫長的新冠疫情封控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我記得那時候是卡塔爾世界盃。8萬人的體育場,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在那裏,沒有戴口罩。我們還被封控在家裏面。一個地球,兩個世界。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國家完了。」

考慮到兒子的教育,他也認為非走不可。「學校卷得很。(兒子)上小學三年級了,現在每天作業都很多。我們不想他在這種教育環境下長大,累得要死。」

在大克拉杜沙,三個中國走線人在公路邊步行,他們希望在此越境進入歐盟。圖:作者提供

他們一家持有日本三年簽證,本可免簽進入墨西哥,可是他們此前兩度試圖飛往墨西哥都被拒絕登機,只好轉而來到巴爾幹。然而,一家人剛跨入歐盟邊境,就遭遇了強制遣返。「你歐洲一直以來以自由文明標榜,但是你的做法又是什麼?」謝達質問道。

在克羅地亞與波黑交界的邊境地帶,克羅地亞警察常被指控實施「pushback」操作,即將非法越境的移民強制遣返,並未給予他們申請避難的正式程序。新聞媒體、難民管理機構和人權組織記錄的類似案件數以千計。

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報告指,克羅地亞邊境警察經常偷竊或毀壞移民的手機、身份證件及其他財物,並對他們實施侵犯人格尊嚴的待遇,其中一些行為甚至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色彩。而常年以來,歐盟對此視而不見,它為克羅地亞的邊境管控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卻未能確保其邊境政策符合國際人權規範和歐盟法律。

兩次走線皆「game over」後,小德打算僱傭蛇頭坐車偷渡,這在當地被稱為「taxi game」。

不久前,他的一個朋友在比哈奇僱傭了一名巴基斯坦蛇頭,藉助「taxi game」成功抵達歐盟。小德打算第二天找這個蛇頭接洽。旅館房間裏的人正各自盤算,是否加入團隊一同出發。

巴基斯坦蛇頭要價2000歐元一人,聲稱將用汽車把他們一路送到意大利。由於擔心事先交錢會被蛇頭暗算,中國走線人找到比哈奇當地一家「中國商店」的店主作「擔保」。他們把偷渡的費用先用微信支付給店主,待成功抵達歐盟後,店主再將錢轉給蛇頭。

常有中國走線人到中國商店購買衣物、睡袋、充電寶等越境偷渡的必需品。圖:作者提供

比哈奇人口不到六萬,卻有三家「中國商店」,售賣中國生產的廉價小商品,由長居比哈奇的華人經營。我向據信為走線人和蛇頭當中間人的中國商店店主詢問,他不承認這樁交易,也不願和我多談。我只好轉而到另一家中國商店打聽。

老闆季先生說,從2022年開始,他留意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比哈奇。「過一段時間一波人,基本上都是男的。」他遇到過來自中國各個省份的人,還有「戴着頭巾的新疆人」,他估計是維族人。

季先生已在比哈奇定居15年,目睹了多年前的難民潮,沒想到有朝一日,同胞也踏上了同一條路。「剛開始是有點驚訝,本來這裏就是很小很小的地方,很少有中國人過來。現在就感覺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中國人通常在他的店裏買雨衣、睡袋、充電寶等走線必備品,還有的人因手機被警察沒收,來借用他的微信聯繫家人。也有人提議他作「擔保」賺取佣金,但他不想與蛇頭扯上關係,對這些請求一概拒絕。

當我結束一天的採訪,再回到走線人聚集的旅店,我才發現小德和其他六、七人已經不告而別,男女老少一行人登上了蛇頭的汽車。

昨夜還氣氛高漲的房間,突然變得冷冷清清,只剩下幾個還在恢復體力、想方設法籌錢僱傭蛇頭的人。房間小桌上遺留了一攤堆成了小山的硬幣,都是波黑本地貨幣馬克。一個走線客解釋說,這是因為中國人日常都用移動支付,不習慣用這些找零回來的硬幣。

雷迪娜是貝爾格萊德華人聚居區之一,華人移民在此開設了許多中餐廳和民宿。圖:作者提供

塞爾維亞是新的厄瓜多爾

在到達波黑的比哈奇之前,塞爾維亞是中國走線人的必經之路。塞爾維亞與中國交好,是其在中東歐地區首個「全面戰略伙伴」,中國人入境有30天免簽待遇。某種程度上,塞爾維亞成了中國人走線路途上新的厄瓜多爾。

從90年代後期起,塞爾維亞開始出現中國移民潮。當時塞爾維亞正經歷戰後復甦,萬事待興,成本低廉,政策寬鬆,吸引了不少中國人在此從事貿易生意。首都貝爾格萊德形成了多個華人聚居區,其中包括離機場僅五分鐘車程的雷迪娜。

雷迪娜位於新貝爾格萊德的城鄉結合部,幾乎每個街區都有一家門窗緊閉的賭場,與之比鄰的是農田和新建的樓房。華人民宿和餐廳的招牌林立,沙縣小吃店也開到了這裏。

在雷迪娜,走線的灰色產業鏈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在抖音上搜索雷迪娜,不難發現多家華人民宿的信息,它們通常也充當蛇頭中介的角色。還有中國走線人跟我說,他一降落貝爾格萊德機場,就有陌生的中國人上前來搭訕:「住民宿嗎?包接送。」

我在雷迪娜的街頭隨機問一名華人中年男性,哪裏可以打聽到走線的信息。他心照不宣地給我指了指附近的華人民宿,還好心提醒我,女孩子不要選擇某華人超市樓上的民宿,他聽說曾有女性在那兒遭遇不測。

我很好奇這家超市為何名聲狼藉,馬上前去探訪,一進門就瞥見入口處貼着一個用詞隱晦的招嫖廣告。我與一名華人中年女性店員攀談起來,一聊到走線,她就表示自己有門道,可以安排偷渡服務。

她隨即打了一通電話,語氣隨意,沒有多加寒暄,不到半分鐘便掛斷了。她向我報價:五萬人民幣,從貝爾格萊德用轎車直送到德國。「他們天天送。」 她還說,這個「朋友」在雷迪娜經營民宿,現在民宿裏住滿了走線的人。

我很驚訝,在雷迪娜,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找到蛇頭服務。華人超市店員聳聳肩,笑我太無知。「十幾年都這麼走的。」見我有些猶豫,她乾脆告訴我,電話那頭的蛇頭就是她的丈夫。

東歐作為中國人偷渡西歐的中轉站已經行之有年。匈牙利布達佩斯考文紐斯大學人類學教授聶保真(Pál Nyíri)告訴我,在上世紀末到21世紀初,匈牙利是中國人偷渡西歐的跳板。匈牙利不僅是歐洲的門戶,在90年代初,它還是歐洲唯一一個對中國人免簽的國家。

一對母子在比哈奇揮舞國旗、慶祝波黑國慶節。圖:作者提供

聶保真曾研究當年從中國到歐洲的非常規移民現象,他說,當時偷渡歐洲的中國人大多是福建人,以單身人士為主,男女皆有,但極少有人帶着年幼的孩子一起偷渡。在90年代末「國企下崗潮」後,偷渡人群中也多見來自東北三省的人。中國偷渡客往往通過關係網找到華人蛇頭安排行程。聶保真說,這些華人蛇頭大多並非有組織的犯罪網絡,更像是一群經紀和中介。「他們彼此為對方工作,並進行交叉承包或分包。」

跟如今的走線人一樣,在上世紀90年代,大部分中國偷渡客的首選是美國,但由於前往美國的難度加大,才將目光轉向了歐洲。標誌性的轉折點是1993年的「金色冒險號」案件。搭載了286名中國人的金色冒險號走私船在紐約市近海擱淺,讓偷渡者自行遊泳上岸,結果造成10人死亡。

該事件之後,美國加緊打擊來自中國的非法移民,偷渡去美國變得昂貴且危險,歐洲才逐漸成為受歡迎的目的地。這個移民趨勢也反應在中國電視劇中,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轟動中國四年之後,《走入歐洲》在1997年應運而生,劇集講述一對戀人在赴歐之後經歷的考驗,在匈牙利、意大利等地取景。

當年,英國和意大利是中國人偷渡歐洲的熱門目的地。英國作為英語和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有歷史悠久的海外華人社區,是中國人當時的首選。而在意大利,早期華人移民開始開設紡織製衣作坊,急需勞動力,國內親屬和求職者前來投奔,華人社區初見雛形。當地還不時有「大赦」,無證移民可獲得合法身份,因此受到青睞。

當時進入西歐有兩條主流偷渡路線,第一條與現今中國走線人的路途相差無幾,另一條更危險的路線則是從黑山走水路到意大利。要到英國的偷渡客,要先抵達荷蘭或比利時,再設法橫渡英吉利海峽。

偷渡歐洲的風險比美國低,但也並非康莊大道。在2000年,58名中國人通過貨櫃車集裝箱從比利時偷渡至英國多佛爾港,在途中窒息而亡。事發後,荷蘭司機被判14年監禁,9名中國蛇頭人員在荷蘭入獄。19年之後,類似的悲劇在英國埃塞克斯郡重演,39名越南非法移民在貨櫃車集裝箱中遇難。

Asim為20名在比哈奇附近喪生的移民和難民籌辦了葬禮。圖:作者提供

有一名中國走線人的人生旅程,也在比哈奇黯然終結。比哈奇市郊一座公墓裏,朱凱(Kai Zhu,音譯)永眠於此。他遺留下的信息寥寥無幾,墓碑上僅有的姓名與生卒年份,幾乎是外界對他全部的認知。朱凱生於1964年,卒於2024年,終年60歲。

63歲的比哈奇人Asim Karabegović是唯一一個出席朱凱葬禮的人。他是當地援助難民的非營利組織SOS Balkanroute的志願者。據他所知,朱凱在波黑逗留了數月,曾經住在比哈奇郊區的利帕難民營(Lipa camp),因突發疾病在醫院治療無果,最終在難民營去世。中國駐波黑大使館支付了1500歐元的殯葬費用,而Asim所在的非營利組織籌措棺木、製作墓碑,在其墓前栽種了一株寄託哀思的菊花。

在前南斯拉夫解體時期,波黑經歷了漫長而慘烈的戰爭。從1992年到1995年的波斯尼亞戰爭造成約20萬人死亡,全國近半人口200萬人淪為難民。比哈奇是那場戰爭的激戰區之一。走在墓園裏,Asim不時指向一個個墓碑向我介紹,底下長眠着他的親友。墓碑上的照片裏是一張張稚氣未脫、朝氣蓬勃的臉,他們都是20多歲的青年,人生在最好的年華戛然而止。

經歷過戰爭苦難、逃難窘迫的波黑人,對難民的困境似乎更能感同身受,明白每個人都可能會在某個時刻面臨不得不離鄉別井的絕境。在這座公墓的一角,有一處專為在旅途中死亡的難民而設的墓地。用黑色大理石打造的落成紀念碑上寫道:「纪念所有在追寻更美好生活的途中逝去的移民和难民,他们的梦想与他们一同埋葬。」

Asim已為約20人安排他們的身後事,朱凱是他送走的唯一一個中國人,其餘的大多是敘利亞人和阿富汗人。許多人的墓碑上沒有名字,只寫著去世的年份和「NN」——No Name(無名氏),意味著他們去世時身上沒有身分證明文件,姓名不得而知。Asim環顧四周,一一向我講述他們的死因——在山林中被獵人誤殺、渡河時溺水而亡、晚上在廢舊房屋裏生火取暖而被燒死、捲入難民之間的紛爭而被謀殺……

Asim說,他為逝者籌措葬禮,是希望他們在遠方的家人能獲得一絲寬慰——所愛之人在異國他鄉已經入土為安。

Asim的辦公桌上放着移民送給他的各國貨幣,其中就有人民幣。圖:作者提供

同途殊歸

我在比哈奇旅館遇到的那些中國走線人,如今又身在何方呢?八個月後,我與其中數人再度取得聯繫。

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購買了蛇頭的服務,但「taxi game」遠遠不如想象中的舒適順利,一輛普通的兩廂轎車裏,塞下了10個人,小德和另一人蜷縮在後備箱裏。深夜,他們依然要在天寒地凍的山林裏徒步幾個小時,渡過冰冷刺骨的河水,累得把行李全都丟棄了。因為接應的車輛沒有準時到達,他們白天不得不躲在樹林當中。一行人又困又乏,凍得瑟瑟發抖,抱在一起取暖。

好不容易到了克羅地亞腹地之後,他們可以投宿當地難民營稍作休整,但每次遇上警察核查身份文件,就又回到「game」的狀態——被迫折返難民營,擇日再次上路。從比哈奇出發六天後,他們終於抵達意大利米蘭。小德回憶說,大家在唐人街吃了一頓火鍋慶祝,心情也輕鬆下來。

勝利的氣氛在抵達德國後,卻開始急轉直下。中國走線人輾轉「大、中、小營」,即德國安置難民的層層機構,進入了漫長的難民資格審核程序。德國的難民營大多位於偏僻的小鎮,是學校、醫院、商場等公共設施改造的集體居所,環境簡陋。家庭通常會被分配到獨立的房間,獨行者就不得不跟多人擠在一個房間裏。

讓這些中國走線人更絕望的是,在約一年的難民資格審核過程中,他們不被允許在德國工作。「打黑工」的路也被堵上了,德國政府對非法就業的監管嚴格,僱主若僱傭非法移民將面臨大額罰款。而每個月兩百多歐的津貼杯水車薪,無法滿足他們儘快掙錢致富的渴望。

歷經千辛萬苦抵達德國的走線人,開始四散東西。

原本想學小提琴的小王,到了德國後發現暫時無法打工上學,鬱鬱寡歡,最終自費返回了中國。有的人南下到西班牙,因為聽說那邊更容易拿到長期居留。

據說,還有一個人留在了比哈奇,取代了中國商店老闆的角色,成為了蛇頭的搭檔,專門接洽中國走線人的業務。

謝達一家目前仍在德國。因為有未成年的孩子,他們被分配到環境相對好的住所,津貼也更高。謝達稱,他已經拿到了就業許可,目前在倉庫打工,希望一家人能在德國長期生活下去。

朱凱的墓碑上刻有他的姓名與生卒年。他是第17名埋葬在這片墓園的移民。圖:作者提供

根據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公布的數據,在2024年有1184名中國大陸公民在德國申請政治庇護,是近五年來最高水平,比前一年增長了約500人。不過,中國人的庇護申請通過率較低,德國政府去年拒絕了近半的申請。

而曾經嚮往德國「包吃包住有錢拿」的小德,「德國夢」碎了。「又找不到工作,又走得這麼辛苦,又花了這麼多錢,」他說,後悔走線歐洲。「其實那些福利都沒什麼用,那一點錢。我本身就是想找工作,找不到工作沒辦法,只能走了。」

抵達德國兩個月後,小德登上了離開歐洲的飛機,飛往中東國家約旦。如今,他在約旦北部城市伊爾比德(Irbid)一家華人企業做幫廚。這份工作是在比哈奇遇到的一個中國走線人給他介紹的,每個月工資25000人民幣,超乎常理地高。我問他,這是不是電詐集團的工作,他否認,只說是貿易公司,不禁足。

對約旦,他談不上喜歡。「這邊你掙了錢,沒有地方可以玩。」但這裏也有他意想不到的「刺激」。不久前以色列與伊朗互相空襲之時,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一段導彈劃破夜空的視頻。他覺得炮火像煙花、流星一樣,很新奇。

我留意到,自從到比哈奇之後,小德的微信朋友圈的背景圖片從未變過,一直是去年冬季從比哈奇旅館房間窗戶望出去的雪景。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從天而降,烏納河上結了一層薄冰,兩岸光禿禿的樹幹上掛着銀霜,大地銀裝素裹,素潔靜謐。那是這個廣東人平生第一次見到茫茫白雪。

但在他的記憶裏,這幅景象並非寧靜悠然,而是象徵着前路艱險。小德說,那是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在照片旁邊,他還搭配了一句話:前途渺茫,也需負重前行。

(Džemal Ćatić對文章亦有貢獻。小德、謝達、小王為化名。)

在白雪覆蓋的山林中,小德嘗試越過邊境進入歐盟。圖:小德提供

評論區 2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Well documented

  2. 真的是很全面深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