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齐泽克:和平与秩序当中同样存在暴力
我们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种暴力的起因。
评论|
刘细良:“国立”删字,自我审查的共犯结构
事实上这种情况出现了两年而不为人知,侵害者与受侵害者变成一个共犯结构,一个文化界的新常态。
评论|
陈景辉:暴力政治,能走多远?
当真的有抗争者死去,这除了是悲伤及生命无可挽回之外,其后遗便是运动会变成以内疚、报复及防止背叛为主轴。
评论|
张铁志:杜林普、保守主义与美国白人的焦虑
并不是到了杜林普,共和党才开始疯狂。
评论|
包淳亮:挥别帝国想像的美国总统初选
建制派诉求的是,工商业者热烈欢迎的“帝国”,杜林普与桑德斯反映的更多是,中下层所期待的“民族国家”。
评论|
陈七:争夺古巴
作为古巴,美元人民币也好,甚至日圆卢布都要,用来钱起是没有记认,多多益善。
评论|
傅景华:新媒体催化自杀“传染效应”?
有人认为时下青年多透过社交媒体通讯,全天候接收不同来源和类型的讯息,加上传播速度快,自杀讯息会像瘟疫蔓延……
评论|
记忆确保人世的真实与不朽
人们通过宽恕过去并应许未来,让世界变得可爱。
评论|
张君玫:书单争议,谁的“西方经典”?
必须先说明什么是“西方经典”,而其中“西方”和“经典”这两个词,都是知识社会学在拆解的对象。
评论|
方志信:警察制度扩张受阻,埋下新界土地问题
究竟新界为何会演变成今天香港的“国中之国”?背后和殖民地政府的盘算、警察制度在新界地区的建立有何关联?
评论|
李立峰:谁是媒体?谁是记者? 从网媒的采访权谈起
随着网媒在香港急速发展,网媒和网络记者的“身分”问题是要积极面对和尽快处理的。
评论|
陶国璋:为何寻死?从涂尔干到90后的诠释
近日我跟几位学生座谈,听听他们对现时自杀风气的看法,有些想法原来是我们这些“长者”从没想及的。
1
…
256
257
258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