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第三种六四想像,挣脱香港困局
香港必须把天安门事件的意义,放到“香港-世界-中国”长时段的三边政经转型中理解,思索香港能在前途上采取的立场与战斗位置。
评论|
香港悼念六四:本土派青年不满什么?错看什么?
不论是为悼念六四而避忌本土议题,还是为彻底去中国化而舍弃悼念,都将“悼念六四”与“本土”二元对立。
评论|
陈婉容:奥地利左翼胜选总统,宣告“共识政治”末路
身份政治的崛起,伴随的是阶级政治的没落。奥地利大选再一次宣告,过去30年欧洲的“共识政治”已到末路。
评论|
李立峰:支联会、本土派不了解的维园六四晚会
六四晚会代表的身份和价值是什么?是本土派组织眼中的那些吗?是支联会的五大纲领?
评论|
安裕:人民不会忘记
死伤者国籍为何,谁来主持悼念,不喜者或恶之者大可不去与会。但暴力的受害者,是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不应遭到遗忘的一群。
评论|
黄宇轩:一幅艺术作品所说明的六四香港意义
有关六四之于香港,我总认为一幅艺术创作说明的,有时还胜过千言万语……
评论|
梁启智:因为本土,介入中国
相对于“专注本土,漠视中国”,我反而认为应该“因为本土,介入中国”,理由和国族情怀无关,纯粹是因为中国影响无从逃避。
评论|
陈永政:六四争议反思──单一香港人认同不存在
这次争议中,“应否悼念六四”其实已非问题核心。真正的问题是,在多元身份认同冲突下,香港应如何回应处理。
评论|
一名软心肠共产主义者的炼成与毁灭:瞿秋白
一位搞革命的抑郁症患者;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唯美主义者;一个憎恶旧社会的多愁善感者......
评论|
彭盛韶:公私协力,台湾黑客改造政府
一股以“开源”为主轴的公民力量,正透过“公私协力”模式浅移默化地改变政府。
评论|
吴强:中产阶级的死与生──雷洋案后维权运动的终结
随著雷洋案的发酵,一套全新的中国中产阶级政治正在形成,并将告别2003年以来的维权运动。
评论|
许恩恩:打字,转动公民社会
科技工具与社会运动的结合,又碰撞出更多有趣火花。
1
…
242
243
244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