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社会
被两地“驱逐”的人
金钱组成了一条河流,从台湾男性的皮夹、口袋流向妈妈的胸罩、皮靴,再通过数人的手,流到我们的手中。
周庭称已赴加拿大升学,决意不再返港向警方报到|Whatsnew
周庭时隔两年半更新社交媒体,指离港前获发护照前提乃跟国安“返大陆”。
恒大长城小镇“休眠”:经济引擎熄火,中产梦碎文旅地产
有时,她渴望更激进的行动,但其他业主和她一样,有家庭和工作。“最后的解法可能就是认栽。”
书摘 | 石头记:一位人类学家关于沉积、断裂和失落的遐想
我在康普顿老街的一家咖啡馆里,伏在桌子上,正计划该如何逃往北方。
从 Identity 到 Solidarity —— 笑与泪中的女性游戏人周
女性人游戏周最后解构了它自己,但我们是要走过这一遭,才能看清自己和彼此,然后再走下一步
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胜利,但亦有重要诉求未能实现|Whatsnew
投票期间工人们仍然争论不断。新合同在工人中的投票通过率也并不算高。
“你最近好吗?”——公立医院精神科医生的五分钟门诊,以及背后的那些事
我每天看很多个“五分钟门诊”,介入他人的精神和肉身、疾病和人生,背后是病理、人、关系、系统、药物和价值的张力。
评论|
福岛核灾复原(下):如果没有出口,也没有终点,该如何寄望?|端对谈
“有一位灾民说的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是‘心的复兴’。”
专访同志平权案主李亦豪:丧夫后,我要捍卫“我们是家人”的事实
他每天带着102页的法庭判词到处走,那对他和过世的丈夫来说是一个拥抱与肯定。
评论|
福岛核灾复原(上):经历核灾,日本人也是第一次|端对谈
“‘牺牲的构造’就在于,不会轻易令到一群被牺牲者得到他们应有的一些权利。”
离散的人,流动的书:开一家中文书屋,对抗“一代移民”的宿命
如果中餐是与故土的连结,那中文书也是。
网络观察:努力还房贷又遭地产商殴打,郑州夫妻引网民共情|Whatsnew
“亮亮丽君夫妇”事件的网上讨论,延伸向了质问“中国梦”是否未能兑现。
1
…
70
71
72
…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