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社会
B站、推特与跨性别医疗:中國青少年药娘的生存之旅
药、社区、生存的方式与方法——源源不断的信息化作一股安全感,由手机屏幕发起,逐渐外化,时刻跟随她们。
影像:财赤下的香港蛇年
这年,香港市民一如以往庆祝新春;另一边厢,政府财赤,经济和市道仍未见明朗。
端小聚:与端闻制作团队新春围炉|端闻 Podcast
“端闻”是怎样诞生的?过去一年,我们从这档播客中学到了什么?
异乡人:离开与归来,我在荷兰日料店里的母子错位对话
父权社会里,人们对母亲有太多期待,却从不问父亲去了哪里。梅姐为了家庭选择离开广州来到荷兰,而我的母亲张姐则是为了家庭回到农村。
韩国的极低生育率,如何在2024年录得九年来首次回升?|Whatsnew
回升的生育率是否只是疫情后结婚增加的结果?其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
十年前的“社会摇”突然风靡中国高校,网红经济让文凭变得无用了吗?|Whatsnew
一度被官方定性为低俗视频的社会摇再度于中国互联网兴起,折射出青年文化和心态的悄然变化。
评论|
2025春晚:人海战术中,一场“AI概念股大会”?
人海战术营造出的节日热情,也意味著人均露脸一瞬间的昙花一现。或许有朝一日晚会彻底变成机器人专场,观众会更喜闻乐见。
找回年味的人:世代流转中,台湾春节年俗的重生与创造
一道菜头粿的滋味,便乘载著一个家族的血缘、过年的记忆。
香港高才优才揾工难:“如果送外卖能续签我会做”
有人才仍未找到工作,有的担心业务无法满足续签要求,有的在期限前赶及找到新工作,有的早已从金融转投保险。
华人工程师:在右转硅谷寻找自我与生活的价值
他们也许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但他们说那更像是一副“金手铐”,“一天最多铐住我八小时就是了”。
特朗普行政令出台,“大驱逐”是否势在必行?
这次特朗普的团队准备得更好,一次性推出许多政策,但最后遇到的最大瓶颈可能还是来自于政策执行的现实。
特朗普2.0来了,风声鹤唳下的华人新移民
“我经过中国社会的毒打十年步入30多岁,再在这样的环境下又等八年进入到40多岁,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呢?如孩子也不能成为美国公民,就也没有什么美国梦了。”
1
…
23
24
25
…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