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经济
数据分析:台湾软封城逾月,人们持续自律吗?“在家工作”状况如何?
一份网上流传的问卷,写满员工对台湾企业防疫政策的不满。我们替你做了初步归纳,并问了问台积电、纬创与和硕等大厂的防疫思路。
评论|
许辉:中国制造业的“机器换人”,会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与工人就业?
机器人怎么换人,机器人换掉什么人,被换掉的人去哪了?
专访新竹市长林智坚:病毒进逼,市府守得住这座“晶片之城”吗?
于新竹科学园区的所在地,市长林智坚正面临着特殊的挑战:若此地疫情失控,他不只愧对市民,甚至会影响世界半导体产业链。
探访印度富士康小镇:“印度制造”野心下的年轻人
电子厂商正在印度寻找移植“东亚模式”的土壤:经济特区、基础设施、劳务中介、集体宿舍,以及最重要的——阻止工会。
异乡人:一位中国远洋渔业观察员的太平洋“历险”
远洋渔船像是一个漂浮的牢笼。不论我、外籍渔工,还是中国船员,都只是“劳动工具”,留或走,都不由自己。
江怀哲:大疫之年,台湾半导体产业链的世纪机遇与隐忧
随着封测厂爆发疫情,被称为台湾“护国群山”的半导体产业是否面临断链危机,从假设性问题走到了实战阶段。
高琹雯:疫情警戒延续,外带外送是一门长期生意
台湾美食如何在疫情之下存活?除了外送平台,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鸿蒙意味着什么?
是否能不再重复中国自主操作系统研发的尴尬循环?
禁足,亲密与生死,香港外佣的病毒日记
被禁足三个月后,她决定起诉雇主。同一屋簷下的雇佣关系,是现代奴隶制,互相帮忙的陌生人,还是分寸得宜的新家人?
评论|
杨路:从东北人口外流看中国经济的“欧洲”化
东北人跑到北京跑到东南沿海,老老实实用脚投票,本质上也算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体制不变,我变。
谁的双赢、谁成囚徒?遇到“中国胃口”的塞内加尔花生
一粒花生仁背后的产业、市场、政府和国际政治杠杆——以及当中赢了和输了的人。
专访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台湾疫情升温,粮食跟蔬果供应没问题吗?为什么?
台湾本次疫情最严重的万华区,邻近大台北农产批发交易中心“北农”第一市场。农委会是否有战略可以确保本土农产供应无虞?
1
…
46
47
48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