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平地造村記:一場「永久」與「臨時」的戰爭 十年前的莫拉克風災震驚全台,慈濟基金會率先提出替災民蓋「永久屋」的重建方向,希望能在平地造村,並以放棄山上家屋作為條件,讓山區居民永久下山、遠離災害。但對許多居民來說,到目前為止,山下都還只是一處據點,還未能完全取代山上的家。這場「永久」與「臨時」的戰爭,在人、山與平地之間,來回拉扯了十年。
天上人間,小林村災後的3652天 「風災過後,我們這些被留下來的人常常會問:為什麼是我?」災前,小林村縝密的人際關係,如同繁複而井然有序的星空;災後,當半數的星斗瞬間隕落,留下的星星除了要努力發光,還要重組一片完整的星系。十年來,小林村民努力在生者與亡者之間、過去與未來之間來回對話,走過了災後的3652天。
第一部「沒有緬甸的電影」,趙德胤的灼人秘密 自從趙德胤的第一部作品《歸來的人》面世以來,緬甸一直是這位導演身上一個無法剝除的標籤,正當「趙德胤加上緬甸故事」成為業內人士對他的既定預判時,他突然端出一部作品告訴大家,自己不只如此。
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台灣電影的三帖良藥 李亞梅攤開數據分析,在《海角七號》上映的2008年,台北市電影票房的國片占比是12%,大概從三年前開始,票房市占掉到4%到7%之間。「觀眾跟市場在對台灣電影發出警訊。」
專訪首任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打造一個有未來感的台灣電影產業 文策院成立後引入的投資方式將打破單片邏輯,同時也解除管顧、創投公司的限制,納入製作公司、平台商、發行商、通路商及金控公司等,成為共同投資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