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台灣
深度、專業、在地,多元報導盡覽台灣社會真實脈動。
在美濃,紅豆和白玉蘿蔔如何可以相互為對方保住好價格?
2010年一次白玉蘿蔔產銷短暫失衡風暴後,農會意外發現:農民會自主選擇種植紅豆,做為與白玉蘿蔔價格抗衡避險的策略。
海基會老臣:面對中國,台灣有嚴重的「無知冷漠症」
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馬紹章出版新書 「台灣的青年,對於台灣獨立的後果如何,毫無概念。」
過境美國,蔡英文和克林頓通上了電話
美方安排的「小煙火」、通電話、蔡英文「踏實外交」的細節處用心,顯示了台灣一直以來的處境:背靠美國,卻不能張揚;得了便宜,一定要賣乖。
台灣還有一群空服員,連工會都沒有
華航罷工,很多旅客轉到我們這邊,忙亂的很,但沒有人抱怨一句,這就是我們支持華航空服員的方式。
華航罷工21小時,沒有參與的人在做什麼?想什麼?
不能因為我們當時做事負責,選擇跟公司在同一陣線,就在網路上被霸凌。雖然被說得很難聽,但我想要忠於自己的工作。
華航空服員罷工,為何引發了「兩個工會」之爭?
華航內部的矛盾是:愈來愈多員工認定企業工會無力為會員爭取勞動權益,因此旗下分會各自出走,另闢新工會發起抗爭。
評論|
你知道空服員有哪些常見工傷嗎?
機艙就是她們的職場、戰場,所有的系統失誤,都由他們的個人尊嚴做盾牌,擋在憤怒的消費者面前。
當中國貨輪在蔡英文面前通過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與台灣的正式邦交讓蔡英文享有最高級別的待遇,但典禮上首先通過的「中遠巴拿馬號」,卻象徵著中國無可忽視的影響力。
評論|
徐沛然:從華航罷工看全球航空產業變遷
全球航空產業在近年發生許多變化,正引發日益增加的勞資糾紛。
評論|
印卡:華航罷工的地理學想像
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中有趣的是:雖然組成成員以女性為主體,但基本上,這場運動無關於性別。
評論|
張慶玉:性別、情緒勞動,與台灣空服員的處境
罷工固然告一段落,社會上對女性工作的刻板印象並未因此鬆動,正如同在鏡頭前聚焦的,總是那最香最美的一樣。
一片Pizza,96%的良心純度,夠不夠美味?
這家咖啡店讓顧客自己付錢、找錢,再把達成率公告周知,老闆認為:應讓好人享受便利,而非讓對少數人的防弊成防利。
1
...
146
147
148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