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台灣
深度、專業、在地,多元報導盡覽台灣社會真實脈動。
評論|
喬瑟芬:婚姻平權道路上,不該有「十字」路口
過去不少非基督徒在「文明」的壓力下,不敢將真實想法說出口。但當教會跳出來代言,他們彷彿找到知音,比基督徒更熱情的散佈仇視同志的言論。
大學兼任教師的一週,是這樣過的
當斜槓青年作為一種工作型態逐步蔓延全球,大學裏卻有一群癡癡等不到正職缺的斜槓中年,南征北討穿梭在全台各校園。
不要睡,他們以「野青」的方式回到街頭
巴黎的藝術夜遊「白晝之夜」首次到台北,啟發了熱愛街頭的莊奕凡。從這開始,年輕的他們在夜台北街頭「百野遶境」。
你知道嗎?「改造金門高粱」的秘密任務正在進行中……
曾替馬習宴席暖場的高粱,是否有望在蔡習對壘的時代,持續跨步前進?或許,純正「本土」的釀酒高粱將會是秘密武器。
調查:史上最高投資兩岸合拍片遭遇政治獻祭背後
兩岸關係前途未明,但民族主義的子彈已飛向影視圈,若是公開發言不符合最嚴酷的反台獨定義,就等着在市場上當砲灰。
中東民主崩壞?周軼君:心靈被吹開就難再關上
一群「資訊中產」藉由網絡資訊意識到自己權利,他們感受到的不公平遠遠超過現實迫害,而這已經超出統治者的預期。
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交換生命的可能性
這個瞬間你屏息凝神,遇見了誰,沒有遇見誰,發生了什麼,沒有發生什麼?這是機率的巧合,抑或是命中注定?
從學生短片到HBO劇集,台灣「通靈少女」的越洋旅程
從短片《神算》變HBO首部華語發音劇集《通靈少女》,導演陳和榆強調,莫忘「最初打動你的為何」,才能推銷給全世界。
浮出水面的一中協議書,如何打破台灣陸生政策的危險平衡?
陸生在台灣,是文化交流窗口、招生聚財盆和政治角力場。當盛行多年的一中協議書被揭蓋,三者間的平衡或許就此打破。
台灣語言人類學家,漫畫馬尼拉:生猛、憂鬱、包容之城
「馬尼拉像個黑洞,有著危險的吸引力,在那裡時,我恨它恨得要命,離開後,又不時想念它。」
失業後創業翻身成王:鴻海不要他,他也不要鴻海思維
既然選擇做品牌,就要換掉代工腦袋,既然要換掉代工腦,就得放棄過去管理員工的邏輯。
德國宗教領袖,怎麼看「二二八」的傷痛和憤怒、懲罰和原諒?
不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其實年輕一代都可負擔和解的工作。一邊表示歉意,另外一邊接受這樣的歉意——這才是完整的和解。
1
...
131
132
133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