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影視
《1人婚禮》阿冰專訪:如何做禁片導演周冠威的賀歲女主角?
知道是周冠威的作品,有猶豫過嗎?或許身邊都總有人勸說,繼續做顆小薯茄不好嗎?
2022年的中國電影人:觀眾已經不去電影院了,他們還要留在這個行業嗎?
自己拍攝的電影沒辦法上映後,「我接連寫了好幾個主旋律電影的劇本⋯⋯」
中國大陸電影市場,不需要進口片?——2022中國影市回顧
疫情和審查管控不斷變化的2022年後,中國影市是樂觀恢復還是無奈躺平?
2023年值得期待的電影:動盪之後,至少還有影像帶給我們希望
被疫情席捲數年的全球電影行業,在2022年逐漸甦醒,2023會是更好的一年嗎?
2022年的日本螢幕:後疫情時的失落中,情懷更好賣了?
回顧2022年電影,都像是日本現在無慾無求的「悟世代」寫照,過去大量「純愛漫改」電影的粉紅泡泡,都成了疫情下的泡沫。
過去一年最「危險」的香港電影們:百般自我審查,也拿不到一張准映證?
「做到這程度,他們無權說我們在影射什麼,只能說這些是他們的想像。」
2022《睡魔》末世啟示:混沌、離亂、創傷中,當我們開始說故事
當時代之惡洶洶而降,我們真的需要去在螢幕上觀看另一場浩劫嗎?
《過時.過節》導演專訪:到底我們可否好好討論香港人的家庭問題?
一個離家出走的故事,是家庭問題,但無數個離開家園的決定,便不再只是一個家庭,而是一座城市的離散,是香港人的「家事」。
導演張婉婷專訪:用十年紀錄香港千禧世代之後,她想做飛機師
「家庭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對我不加以影響。」 家庭給了張婉婷自由。
爭議影片《流麻溝十五號》:女同志導演之島嶼情結,這是最接近大眾口味的一次
當她的島嶼情結遇上盤根錯節的權力角力,她的電影幾乎離不開囚禁與解放。
《海鷗來過的房間》:如何書寫不一樣的澳門故事
除了賭場和奢華布景板之外,澳門的真實生活中集結了怎樣的焦慮和壓抑?
金馬獎的困境與突破:記者不笑,獲獎者缺席,但叛逆與團結站在台上
同一人反覆上台領獎,於典禮或許是災難,但背後脈絡卻一如獲獎的中國紀錄片導演黃樹立所說,「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恐懼了」。
1
...
22
23
24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