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影視
【奧斯卡2024】取消文化大旗下,誰是裁決者?|華語影評人駐場聯評
越來越正確的奧斯卡絕不逾越的紅線是哪條?當女星發一條Instagram限時動態而被片方直接除名⋯⋯
【奥斯卡2024】《芭比》與《可憐的東西》誰是女性爽片?|華語影評人駐場聯評
主動將性別議題帶入一部電影,是女性創作者們最艱險的路徑。這些作品是獲得認可還是引起爭議,都反映了真實的立場和溫度。
【奥斯卡2024】10部電影看不拍大場面怎樣講述戰爭|華語影評人駐場聯評
《奧本海默》沒有戰場感官刺激但給觀眾帶來什麼?《夢想集中營》迴避激情但無情?《拿破崙》遇冷說明戰爭史詩片已過時?
柏林影展爆爭議:呼籲加沙停火是「反猶」?當死亡威脅、消失的貼文隨之而來
派對正要落幕,卻是獵巫展開之時,柏林影展還能繼續作為「自由世界之窗」嗎?
#香港窮遊、#復古港風——「小紅書營造的是過去的香港」
大陸旅客擁抱香港的「舊」,同時摒棄香港的「新」。
2024奧斯卡華語區唯一入圍|《金門》導演專訪,什麼才是道地的「台灣人」?
起初他只是希望用「金門」來講「台灣」,不過,金門人跟台灣人的觀點確實仍有差異。
《Expats》劇評:金錢買不來幸福,但可以治病
《Expats》對這些角色身在的城市或文化沒有興趣。它展示了一個極其淺薄的城市印象。
《飯戲攻心 2》導演陳詠燊:如何在香港悲觀時代拍一部賀歲片
「我們這代香港導演,已很難像以前那樣儲存名聲,可能要等好幾年才拍一套戲,而且一套不行,就要拜拜了。」
「老男人」過時了,新女性贏了嗎?春節檔觀望2024中國電影
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愈加難見,中國2024年的新片如何從市場低谷衝上高地。
2024春晚:為何6年來收視率最高?內宣沒有過猛,但外宣很硬?
央媽你明明什麼都懂!胡德夫來春晚的最大價值,就是在結尾大合唱出「共祝願 祖國好」
【新春特輯】中港台劇評人圍爐聊劇:兔到龍年,所有你關心的煲劇事都在這裡!
民意在過去三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大家覺得:「這不就是我嗎?生活中我很慘,但我也渴望出人頭地,有一天也會反抗。」
演藝學院叫停畢業生作品演出,香港劇場界政治審查似加劇|Whatsnew
多個事件均令業界持續產生疑慮,並且對香港藝術創作空間與保障感到迷惘。
1
...
11
12
13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