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文化現象
姜濤可以代表「香港」?大灣區哥哥與大灣妹們的國家級任務
大灣區由此進入大陸「新香港」敘事,這另一處文化戰場上,情感聚焦於過去的香港,刻意遺漏的,卻是當下的這個香港⋯⋯
第79屆金球獎冷場揭曉:一個獎項社會性死亡後,會成為反指標嗎?
金球獎遭受指責後奮力改革自己,但為何仍然被好萊塢全面杯葛?今年的奧斯卡會與它更明確的「切割」嗎?
評論|
東亞女同情感與經歷的投射:《花香》為何在姬圈爆火?
我們或可期待《花香》在第二季中能否轉化這種「羞辱」, 成為對抗異性戀污名化的利器。
大台?小台?網台?香港觀眾看哪一台?
TVB 改革已進行一年,香港本地觀眾的收看習慣正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螢幕上怎樣的節目才受歡迎?
2021在中國「火」了的電視劇:每個人都被健康碼鎖定的時代,愛情也不是自由的
這些劇集展現的問題意識只要能夠在公共空間裏得以傳播和討論,真理和真相就不會被掩蓋⋯⋯
驚奇再起、又起、三起:《蜘蛛人:無家日》預告什麼樣的2022年?
無論2022年的電影或串流產業會有什麼結構劇變,迷因都不再專屬某家公司,而是已滲入各種新舊商業模式的血液……
全面管制時代:反壟斷、雙減、整治飯圈……將如何形塑中國社會?
商業、社會、家庭、個人的邊界被打破,對於一切事情,黨決定全面管制。
《第一爐香》裡的悲劇英雄:許鞍華就是葛薇龍?
因為香港處境,我第一次在葛薇龍身上體會到,這就是擁抱命運而在廢墟中挺立自我的悲劇英雄。雖然許鞍華自己到底是淡淡的⋯⋯
遁逃與超脫:投入身心靈產業的年輕人(下)
「我們都把身心靈當成謀生工具啊,所以問題不在於能不能拿來謀生,而是態度。」
遁逃與超脫:投入身心靈產業的年輕人(上)
「療癒不是拿來檢討任何人,而是寬恕過去自己發生的所有事情,就算無法原諒做那些事情的對方,至少接住當時那個脆弱的自己。」
音樂人盧律銘專訪:對電影原聲帶的美學堅持
盧律銘以《瀑布》獲得第58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他有自己閱讀原聲帶的習慣和方式。
金馬專訪《少年》主創:你是否看到,經過2019的香港,正在重回少年身
自由比一切都重要。我們雖不能在香港放映,但還能面對全世界,你能禁錮我的肉身,但不能禁錮我的靈魂。
1
...
13
14
15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