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商業
為國家尊嚴買單的中國外貿人:即使中美「休戰」,我也要全球化
貿易已成為包括政治、社會、意識形態、安全問題等一系列鬥爭的抵押品。
中美關稅對峙30天,中國出口商遭遇「生死劫」
「踩縫紉機就對了,」他說,非洲也能辦服裝廠,「中國人不怕吃苦,哪裏有錢賺就去哪裏,總比在國內天天等着做不了事好。」
李兆基辭世後:香港地產商步入黃昏?一個舊時代的結束?
從李兆基的商業王國,到多年來引發的收地爭議,一窺香港地產商與官方之間的矛盾共生關係。
英國接管兩座中資原鋼高爐,掀起「中資投入敏感產業」爭議
「有些人投資英國時,追求的不只是從我們國家獲得利潤,而是要對我們國家施加權力。」
外企裁員潮:大家還能「都有美好的未來」嗎?
一名今年剛被裁的前外企人感嘆:「今日不同往日了,今日中國的外企,就像49年的國軍。」
評論|
敲打還是重捶?李嘉誠「非一般賣港」,與中港政商關係嬗變
從前是懷柔統戰的「港澳同胞」,現在是政治規訓的「自己人」。
評論|
台積電千億赴美投資:技術外流隱憂與利益拉鋸下,台灣如何取得主動權?
面對台積電巨額投資美國,台灣該如何衡平自身利益與風險?
評論|
2/43個港口:為巴拿馬運河港口混戰的中美,到底在爭什麼?
按計劃最遲可在4月2日正式完成所有程序。到時花落誰家?
中美競爭加速?危害國安?中港兩地輿論如何討論李嘉誠港口交易?|Whatsnew
批判李嘉誠的聲音之外,更多人提及,「在商言商」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眼看他起高樓:當中國建商在新馬邊境造了一座「鬼城」
「中國人有個思維慣性,就是覺得一個地方如果政府說要發展,那一定啪一下馬上發展起來」。但在中國以外,這條公式行不通。
當美金不再好賺,Shein怎麼辦?
當稅務優惠不再,供應鏈要公開,中國模式可能會水土不服。
出售巴拿馬港口李嘉誠被批「向美國霸權跪低」,港澳辦轉載掀民族情緒|Whatsnew
港澳辦和中聯辦先後轉載《大公報》的評論文章,文章譴責長和系「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
1
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