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評論|
邢福增:在中國,何謂「禁書」?
論對書刊的管控,以及思想的鉗制,共產黨比政局蜩螗的國民黨時代佈下更廣闊的網羅。
Nissan特約︰兄弟們,是時候開展一場Yuccie自主之旅
他們掌握專業知識,緊貼都市脈搏,追求獨立自主生活——全新港版Yuccie族群,現正開展一場新價值的人生旅程。
九年吃不好之後,這位穆斯林兄弟打造了清真菜分享平台
在美食天堂香港,卻有18萬穆斯林被一日三餐困擾。在苦苦尋找清真食品的路上,巴基斯坦人Yasir希望為在港穆斯林帶來改變。
繞路、拒載、粗言對待,「優質的士」能挽回香港的士形象嗎?
香港政府計畫推出「優質的士」,卻遭到業界群起反對。原來香港的士業食物鏈複雜,各既得利益者都在暗自盤算。
還用肉眼看民意?他在Facebook Text-mining,要讓政府不再「離地」
傅景華認為,傳統的民意調查已不足以反映全面的民意,網絡數據可彌補其不足。
我們為什麼樂意消費「生氣寶寶」金正恩?
金正恩,恐怕是當下全球最為人熟悉的的造型,已經超越政治本身,帶有濃濃的娛樂氣息與價值。
他報導千分之二的香港:尼泊爾傳媒人Magar的網站
香港唯一一家使用尼泊爾語和英語報導本地新聞的新媒體,主事者是曾被尼泊爾毛派綁架的戰地記者Magar⋯⋯
「遊行無用論」之後,七一效應失靈了嗎?
每年一度的七一遊行,曾經推倒廿三條立法,迫使董建華辭任特首。到了今天,遊行還能發揮什麼作用?
專訪書店佬林榮基:書枱不屈膝,我盡我本份
數十年的書店人,沒想到在六旬之齡迎來大轉身,林榮基如何從書店收銀處後面,走到政治舞台的正中央?
評論|
馬國明:迷你倉大火,被忽視的不合理城市空間間隔
火災之後,除了檢討火災成因和迷你倉的安全問題,迷你倉的社會意義以至文化意義,亦同樣不能被忽視。
評論|
黃偉豪:火災背後,政治是否凌駕專業?
相信不少人的腦海均會出現一連串問號,質疑這場迷你倉火災是否可以及早預防,消防員的犧牲是否可以避免?
別處.香港
1
...
185
186
187
...
218